〈NBA〉創意 NBA歷久不衰的秘密
朋友最近常說:「NBA是不是愈來愈難看了?」不得不承認,除了季後賽真的很難看完整場。或許不應武斷以「難看」來描述,重點可能在我們已看得太多而「習慣」了NBA。8 ] c6 I( S. C
2 j+ J Q6 x* S1 Y2 X9 M5 O+ |: M( ~+ M* s' t4 \; W
如今是創意時代,當愈來愈常在報上讀到文化創意產業、web 2.0的「innovation」,甚至「創意外交」。我突然間頓悟,每當逐漸習慣於NBA而產生厭倦時,NBA總是適時出現能注入創意的球員,為球迷灌輸持續不斷欣賞的動力。
; D Q, V$ n' m: G1 `, ~: I7 y% [; D+ K: `5 ^4 ] Y
2 U1 ]- K. s0 R- ?姑且不談經營面單看球賽,就因創意人物不斷加入,得以讓NBA如總裁史騰所言─「隨著時代巨輪前進」。
5 y9 C- A' B$ _* c: N1 j( [2 @ `: B. X: a
) v' T$ S# s# x9 a何謂「創意人物」?我的定義是:會讓你讚嘆「沒看過有人像他這樣打籃球」的球員。可以形容為一種觸電、被雷擊,而無法在一時之間清醒的靈動。
" ^7 s) }. C% J
, l- U9 ] J5 b) D4 I) |4 N/ H& ~3 s* h, c# u( p& l$ i n
這說來容易,做到卻難,近年來灌籃大賽就是明證。時間一久創意枯竭,就是為什麼知名扣將都見好就收;試圖在灌籃大賽3連霸,只是挖坑自埋。 H; w u3 j0 z* n# v5 W
" w3 \$ N: i2 k ]* K& P
5 l) g! g% A3 U5 L" X3 r
讓我對「創意」頓悟的是目前效力熱火的傑森威廉斯。現在的威廉斯和當年在國王初出茅蘆,以瘋瘋癲癲、不按牌理出牌傳球震驚天下的威廉斯已截然不同。如今他已被「NBA化」、被「系統化」,這也許是宿命,確定的是,一旦威廉斯球風的創意元素被抽離,終究是球迷的損失。; g. p4 J, d7 c' |4 A" s# @
7 d7 U9 b6 t' r4 {: R
5 p. g+ H4 g4 d7 F- a有很多人符合創意人物的原則,例如以「天鉤」聞名的前湖人中鋒賈霸。當一個人能發明一種投籃方式,怎不是創意人物?又如「手槍」馬拉維奇,從穿著、傳球到投籃都有百分百的特性。魔術強森以206公分打控球,也是畫時代創舉。籃球之神喬丹就更別提了,他以一己之力,讓籃球技藝和行銷達到另一境界。
, b: c, T, Q% V) X) m& t- O1 v
% f% F( q; m% g/ {6 Z# i# K8 O9 _- w: D
再如馬刺中鋒鄧肯,有人認為其傳統打法沒啥看頭,然而他是在中鋒(特別是美籍中鋒)逐漸式微時,以純正的中鋒技藝再度將內線球員高低位打法拉上檯面,令人耳目一新。* `8 \( l# ?$ A, [9 K+ ^: o% T
5 C1 e! ]$ J$ Q5 x" D" ?7 h7 y* l8 s1 M
來自阿根廷的吉諾比利,台灣球迷為他取的綽號「鬼之切入」極為傳神。初看他打球,不是覺得關節沒鎖緊,就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打法獨樹一格。
3 Q; |. ]0 C# ^- N8 k. s1 W" m1 S
, z3 c; w( M3 U2 h
4 L& ~9 i& y: i3 a+ G6 p6 g) _, j打球和談話都同樣神經的巫師後衛阿瑞納斯,也算得上半個創意人物。無論用什麼方式,至少他刺激了大眾看球慾望。
5 f8 \2 W. D( i6 D5 }. H8 P8 k; \9 d* i$ F
# k* a* i: i, b+ y2 v, g9 l有趣的是,紅透半邊天的布萊恩、詹姆斯、麥格瑞迪、艾佛森,都搆不上我心目中的創意人物。他們的球技毫無疑問,也將是名人堂級的傳奇。然而他們即使讓你驚嘆,卻不會讓你有「宛如觸電」的感受。
8 K+ v9 U) N& |5 N( I5 u
5 y% N' A6 j5 v8 u+ u) `# U* _7 x3 ?
這大概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球星都不希望被稱為「XX第二」。因偉大球星眾多,能在千古流傳之餘添加一絲獨特風味也者,唯創意人物矣。創意,正是NBA魅力歷久不衰的秘訣;我期待下個創意人物讓我「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