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愛手指挖鼻孔,小心鼻出血
- o! e+ L7 h) H8 m- _* ~: S 更新日期:2008/06/09 08:58 uho編輯部
$ }: k, g! @ m$ @; I8 n4 V鼻出血即俗稱的「流鼻血」,定義是鼻子、鼻腔或鼻咽腔急性流血,可分前側—多指鼻中膈流血,與後側即後鼻腔或鼻咽腔流血。一般而言,發生在前側原因較多,主要是因為鼻中膈前側有一豐富基塞爾巴赫氏血管叢(Kiesselbacn’s plexus),所以天氣太過於乾冷或是過敏的體質或因外力磨擦、過於搓揉者,易發生流鼻血狀況。鼻出血主要發生在2∼10歲兒童及50∼80歲成人,嬰兒及青春期後較少見。它的發生率,依美國統計是每7個人就有一位患者,男女機率差不多。
9 I! |) E6 z% i3 [& p& T& K
4 j, X Q3 R7 J; @ ~$ L
% a$ I6 ^% w, y, ?* P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醫師 孫得功指出,絕大多數鼻出血不太容易立刻找出原因,但是「指挖鼻孔」是最常見原因,其他原因有鼻內異物、鼻息肉、乾冷空氣、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中膈彎曲、家族遺傳、臉部創傷等。在較小嬰兒會因胃食道逆流造成鼻粘膜發炎而出血。鼻出血嚴重時,則要考慮血管異常、血管瘤、血小板數目減少或功能異常,口服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林、肝臟凝血因子缺乏、高血壓、腎衰竭及鼻咽血管纖維瘤等。
7 c0 Z' L/ G; d& l
: O2 n. H& ~& k' O( X% D
T& v$ O* l# A8 E鼻出血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單側或雙側流血都有可能,激烈運動會加重病情。夜裡鼻出血經口吞入胃後,會造成噁心、嘔吐、吐血或血便現象,須和肺部疾病造成的喀血及消化道出血鑑別診斷。
f2 u; N& Y0 q7 s
) Y. J, `8 Z* o1 ]
3 G$ ^9 \$ y! g1 Z, n
鼻出血的處置,首先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讓兒童安靜坐著休息,身體向前傾;千萬不要躺下來,避免鼻血流入後咽部造成呼吸道阻塞。接著以姆指及食指持續於兩側鼻翼施壓10分鐘,同時教導兒童張開嘴巴呼吸。如果無效,則要送到醫院,請醫師鑑定出血部位,局部使用鼻部裹塞或以電燒、結紮血管方法止血。嚴重出血者,則要補充體液或輸血。對於反覆發生的鼻出血,最好到醫院求診,接受必要的檢查,以確定出血的原因。
+ N4 t# W+ E: O, R" {5 O8 N" G0 b6 v. L; k Y# O
4 W& q) ]' g- W: b3 p$ z最後,再次叮嚀家長們,遇到小孩鼻出血,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先穩住,才不致造成兒童恐慌、哭,而能給予最好的處置方法。
( S" ?3 C% ?1 S6 ?: `* o8 A+ O# g6 K9 }' ~' h;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