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1/07 因應國際淨零趨勢,產業邁進低碳化、智慧化轉型勢在必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示,持續推動中小企業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輔導與補助措施,明年將有45億元預算額度,也納入補助購置設備,預期也能提升國產設備購置率。
( ?; x8 N, `/ a: \; G7 L
7 I/ C7 A9 N# i9 s
產發署今日舉辦「低碳永續發展•智慧製造應用」記者會,邀請公協會及產業界人士分享政策挹注的實質成效,希望能帶動更多企業加速轉型。
" D8 r3 K7 n( U; v4 |8 r. I' M6 P2 p, u1 ?4 D
產發署署長連錦漳指出,自今年度4月起,依疫後特別條例,同步推動協助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各項措施,包括設備更新及採購補助、專家輔導、人才培訓等。
! O- e: @# f1 A ^- G+ @
2 `4 i$ Z$ q" i4 H0 s( J( s連錦漳指出,輔導與補助部份,今年約投入31億元,明年將投入45億元預算,2015年則投入約30億元,人培部份,3年規劃投入3.9億元,今年投入1.2億元、明、後年分別投入1.5億元。
+ G8 a4 O$ D9 q' C# G- h
4 |2 ^& i7 C( h2 X3 k4 l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補助款不可用於機械設備的購置,今年起比較特別的是有納入機械設備補助,連錦漳表示,也是反映業界心聲,今年整體將近41億元機械補助中,有將近29億元是用於購置國產設備,創造了好幾個「好」,也是在這波不景氣中注入活水。
" Y+ b' a! _9 v* r2 i- X( @
6 O# Y; K- h E: Q輔導方面,產發署針對10人以上製造業提供諮詢診斷服務(10人以下企業則由中企署協助),迄今已協助2276家業者運用雲端數位工具,提升營運效率,總經費4.59億元,包括企業自籌0.87億元及政府補助3.72億元。
$ A8 h# M4 `6 a- r5 ]' Q
* n- Z' N% G1 @0 e" E+ l補助方面,分為「個案補助」及「以大帶小補助」兩種形式,至今已補助733案、�

50家企業受惠,總經經費109.94億元,包括政府補助37.22億元,企業自籌72.72億元。其中,個案補助有627家,每案上限500萬元;以大帶小補助有106家,其中低碳化補助上限3000萬元、智慧化補助上限2000萬元。
4 Q8 ~+ c* B, p/ w1 J0 S- z9 [8 n+ C" z
產發署指出,智慧化案例中,聯成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導入智慧機器人和智慧化生產加工系統,提升產品達交率至98%,並有效提升每月產能500組以上。
3 r0 ~2 J2 F* G8 g
% m9 j: L9 l: i7 G7 e人培再充電方面,產發署至今已開設317班低碳化課程、108班智慧化課程,培育1萬5133人次,協助產業透過在職培訓,結合公司需求,採取進階實務培訓,提升企業員工在職專業能力,邁向智慧化及低碳化轉型。
+ H' ]6 F' Y0 ?" j( ^5 H8 q# ^( \) \! X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表示,面對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工業區的中小企業面臨龐大挑戰。這次疫後特別預算提供工業區廠商全方位的資源與協助,特別的是申請流程更比過去簡化,降低很多企業主的困擾。
* b, H. L, v- L3 {7 e9 Y: b9 p8 D! D# G1 e) L
賴博司續說,透過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可直接達到提升效率跟減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動。
' S2 c- P6 I8 e* e7 F1 Q3 T
+ |! E5 h0 H0 X, _% y4 J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戴雲錦指出,今年公會推動整機廠以大帶小,包括永進機械、台灣瀧澤、協易機械都率先投入「以大帶小」啟動產業鏈減碳,快速擴散減碳模式。
3 Q% I% b/ [* k+ m2 I
" c/ x! u+ @8 w3 b& L3 R* G. h中華汽車工業協理陳清棋也分享自身經驗,今年響應產發署的低碳化政策,開放楊梅廠區供同業觀摩,同時也帶領11家業者運用政府補助資源,成立「低碳化升級轉型計畫」團隊,減碳累計1.1萬公噸,此外也帶領供應商響應淨零政策。
% X- Y8 r* [' u. C% k# l
# z7 g6 }) [* l造紙商正隆公司副總經理莊尊輝說明,正隆串聯20家產業鏈夥伴,打造產業碳數據資料庫,更完成台灣首例工業用紙碳足跡盤查,致力於開創低碳綠能新紙業,例如設計烘爐兩道門設計,減少熱能散逸。
) M( r& @. } |( }( v
. l% l, ~0 @1 G* `9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