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FB買賣陷阱多 不只買家被騙、連賣家也是目標

FB買賣陷阱多 不只買家被騙、連賣家也是目標

自由時報 2023/10/08 正值國慶連假及百貨周年慶期間,也是網購詐欺的高發期,刑事警察局今提醒,不只買東西會被騙,連賣東西也成為詐團鎖定目標,網購時千萬要小心,避免使用臉書、LINE、IG等社群與對方聯繫,而當對方要求操作ATM或網路銀行時,應提高警覺。- u0 O+ H4 n* c

) w- a$ p- x, @; C& b' K  E刑事局指出,一名洪姓女子在FACEBOOK交易社團向賣家購買二手iPhone,並透過Messenger私訊談交易細節,洪女聽從賣家指示匯款數萬元新台幣後,卻遲遲未收到商品,欲私訊賣家詢問時發現已遭對方封鎖,交易社團貼文也被刪除,洪女求償無門才知遭到詐騙。
% e; Z5 S6 {, J' D- i3 _* ^' e  D4 Q% J& w
警方表示,不只買家遭詐騙,連賣家也是詐騙目標,日前一名邱姓男子在FACEBOOK經營個人賣場,遇到歹徒自稱欲購買商品,但希望以7-11賣貨便交易,請邱男開設7-11賣貨便賣場,待邱男照做後,歹徒又稱邱男「未開通簽署金流服務」無法下單,將假的客服連結傳給邱男,由歹徒同夥假冒客服人員要求邱男依指示操作ATM以完成「帳戶驗證」,邱男依指示操作而遭騙,損失近3萬元。
2 l/ B- d+ I% G$ c: h' K
- T$ M6 W+ [6 N* W. B$ u7 Q& h* b警方提醒,買家方面應使用安全、有第三方支付及提供退貨、退款服務的購物平台,避免使用FACEBOOK、LINE、Instagram等社群與賣家聯繫,同時也應避免購買價格遠低於市價或是標榜限量、限時搶購等噱頭的商品。7 b5 T0 h+ y9 H, G$ P3 P

" K/ s5 c: P# B+ v賣家方面,因把自己的訊息公開於網路上,更容易成為歹徒直接下手詐騙目標,網路「賣家」常與陌生「買家」接觸聯絡,每次都是歹徒施展詐騙攻勢的機會,當買家聲稱「無法下單」、「未開通金流服務」、「需帳戶驗證」等話術,並要求依指示操作ATM或網路銀行時,應提高警覺,立即掛斷並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