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新聞 2023年9月28日 美國隊上次在歐洲主場高舉萊德盃是何時呢?答案是1993年的克林頓政府時期。當時由Tom Watson(湯姆•華生)領軍的十二悍將,最後在英格蘭的The Belfry(鐘樓球場)以十五比十三分勝出,不過這場兩年一度的美歐大戰,從1995年起天秤完全倒向歐洲聯軍,美國隊除了再也無法突破歐洲隊堅若磐石的超級主場,期間僅僅四次在家裡搶回萊德盃。
+ v3 e0 H. f; m0 P1 t; y# T, d
9 T/ L3 ~3 P1 N6 s* Y9 V6 p* p6 t/ p萊德盃歷史悠久,早在1927年就已經正式開打,美國隊在1985年之前只輸了三次,主要原因是對手太弱,所以在1973年同意英國隊變成英愛聯軍,1979年再擴編為今天大家熟悉的歐洲。
. v8 g% g! b% C6 r1 g9 \5 o2 E0 y
" q) k9 m2 e5 x) e" }7 }" C
儘管如此,美國隊仍強勢主宰戰局,前兩次對戰歐洲隊,分別大贏了八和九分之多。然而,歐洲隊愈打愈強,1983年以一分之差落敗,此後紙上談兵每每居下風,但每每能夠展現團體戰鬥力 1995年起的主場更是所向無敵,並三度在美國本土高唱凱歌,最近一次是2012年Medinah Country Club(梅迪納鄉村俱樂部),另外還有2004年的Oakland Hills Country Club(奧克蘭山丘鄉村俱樂部)和1995年的Oak Hill Country Club(橡樹丘鄉村俱樂部)。
* C* X' t) z! w
/ O! ^2 |' T; |- K8 L
美國隊或許不該搞砸2012年的萊德盃,難得在向來成績不佳的團體賽取得四分領先優勢,沒想到週日下午的十二點個人賽遭到歐洲隊逆轉,終場以一分之差飲恨,接下來主場扮演萊德盃的重要因子,客隊總是慘遭修理,像歐洲隊在2018年的法國巴黎的Le Golf National(國家高爾夫球場)狂贏七分,不過兩年前回到Whistling Straits(風嘯峽),Steve Stricker(史蒂夫•史崔克)在老家帶領史上最強、最年輕的美國隊,以十分之差痛宰歐洲隊。
$ c1 k; k, w; `6 c
, c( r0 n C; s) K回顧過去四十三次萊德盃對決,美國隊的戰績看似風光,取得二十七勝十四敗兩和的優勢,但全都是拜早期英國或英愛聯軍所賜,對決歐洲則陷入九勝十一敗一和的劣勢。
( A( V, Z" f8 Y' ?) A+ R5 q+ e$ a j
. i, i% [5 v5 `2 G: u* n; V, K6 e* Y* j吊詭的是,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和Tiger Woods(老虎•伍茲)在這段期間先後加入美國隊,兩人聯手摘下一百二十七座美巡賽,包括二十一座大賽冠軍,但氣勢只帶到總統盃,當對手變成歐洲聯軍時,反倒成為球隊的包袱,像老虎八次參賽,竟然只有1999年擁吻萊德盃,2008、2016和2021年美國隊獲勝時都因傷缺席。
u9 d. Q& v( ?+ h
3 W1 u. P. s" f1 j9 Y. l兩年前,平均年紀不到三十歲,其中一半是初登菜鳥,但平均世界排名只有8.92的美國隊,把前來衛冕的歐洲聯軍打得灰頭土臉,開賽就在球隊每每失利的兩球賽取得三比一的領先優勢,接著一路領先至終場,最後十二點個人賽再豪取八分,以十九比九的歷史性比數,創下自1979年歐洲隊成軍以來,雙方對戰的最大勝差。
6 \2 a; v$ K, C5 q8 T) x
3 [* ^; N. s: ]3 e% @* X9 c0 l今年的美國隊長換成Zach Johnson(傑克•強森),陣容包括上屆成員的Justin Thomas(賈斯汀•湯瑪斯)、Brook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Collin Morikawa(柯林•森川)、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Xander Schauffele(山大•蕭佛利)、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和Patrick Cantlay(派崔克•坎特雷),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攻克歐洲隊在義大利羅馬Marco Simone Golf and Country Club(馬科西蒙尼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精心打造的防線。
5 r% b2 F! ?7 ?7 k. v0 _' s% h/ t0 r
3 N1 m8 F" D7 a0 m" |: y i+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