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癱瘓基隆港 台電:LNG船進港僅需30分鐘、月均2艘
自由時報 2023/07/12 針對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外界質疑LNG船(液化天然氣載運船)恐影響基隆港營運。對此,台電表示,安全是台電規劃方案時的首要考量,也經過第三方驗證進港及靠泊安全;未來預估每月平均2艘LNG船進港,每次所需時間約30分鐘,且與其他商船錯開,優先禮讓國際郵輪進港,將對基隆港的營運降到最低。" u6 O: y! G" D9 J9 U1 d7 u$ y, \' J, m
" M/ U6 L( {- o, a
交通部長王國材昨表示,盼未來LNG船在船期管理及降低頻率的情況下,能讓基隆港營運和能源轉型達成平衡。對此,台電今表示,未來台電也將會同港務公司擬定LNG船進出港與繫泊作業規定,追求接收站與基隆港「共存共榮」,不會辜負交通部長王國材對「基隆港運作與能源轉型得到平衡」的期待。
. T$ L3 r/ t, M: o! L
`0 Z0 w6 f8 N台電指出,協和經過超過600次的操船模擬,由基隆港的引水人進行操作,已找出安全操航進港的情境及模式,驗證結果也經過第三方驗證會議確認通過,此外,水工模型試驗結果顯示,東移方案對於基隆港碼頭及協和卸收碼頭均可符合靠泊要求;水工模型試驗及操船報告書都經過第三方驗證,「航安及港安無虞」。8 W/ K1 m+ h$ m n( \
9 T l6 }' X' w1 S
台電再指出,協和接收站計畫未來將增加3道防波堤,其中增加一道400公尺長的東防波堤,形同讓基隆港航道增長400公尺,操航會更有餘裕,也更安全。
# x. W4 q: h) W9 n6 {" c* F# @
' ]# I5 ^7 o- m% @$ H; r, a7 j台電進一步說明,未來LNG船進入港嘴後,便可迴轉離開基隆港的航道停靠接收站,也不用進入基隆港原有港區,後續其他商船便可正常通行作業,不用等待LNG卸收,使用航道的時間非常短;此外,LNG船利用清晨離峰時段進港,與其他商船錯開,影響時間也有限,並將優先禮讓國際郵輪進港,把對基隆港的營運降到最低。
: H7 T% X4 A0 a }+ g: A2 w, X' O) }; X- x
有關部分人士反覆指稱協和接收站將造成基隆港內平均波高增加1倍,台電認為,其說法是刻意局部擴大解讀。興建接收站後對港區的影響,根據水工模型試驗,絕大部分的波向與現況波高相較之下,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對基隆港靜穩度影響甚微,所有營運碼頭皆符合靠泊標準。
& N( Q; {( V# Z, {, p. Q5 o4 C: j
1 z$ Q3 u- p- ~/ i ~% a5 ~至於試驗中發生波高增加1倍的地點,台電表示,是僅在極端測試條件下發生機率不到1%的事件,發生地點是在西防波堤開口區域,也並非在碼頭區,不影響靠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