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6/11 美中脫鉤層面持續擴大,從貿易、技術、人才限制,最新發展方向就是嚴審美國資金投資中國,目前管制領域尚未明確,已經引起中國科技業憂心忡忡。中媒披露,AI領域受到的負面衝擊恐怕比晶片更大,因爲美國投資機構在中國AI企業融資領域,舉足輕重。以投資數量計算,2015年至2021年,中國AI企業從全球所獲投資中,37%的投資有美資機構參與,集中在種子、天使輪等早期融資階段。一旦美國投資受限,人民幣投資短期很難填補缺口。
1 G* T' t1 V( B( l% e9 U4 P+ |) w9 l4 q R. G2 ], u
拜登上任後,對中政策更為強硬,不僅祭出核彈級晶片禁令,封殺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晶片、技術及設備,還禁止美國人為中國晶片廠工作。美國盟友則陸續跟進,日本限制23項半導體設備出口,荷蘭ASML則不賣EUV給中國。
- d5 y& g; A3 G" D* J; J+ Z& r/ N& D+ T9 u/ Y+ {% n3 ]/ k
晶片禁令快將中國半導體產業打回石器時代,緊接著美國即將限制資金流向中國。中媒財新直言,拜登政府如果進一步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企,美中脫鉤將進入資本層面,堪稱是「釜底抽薪」之舉。
& [$ z# A& i9 ?& {" W/ k8 f
- e. o0 g4 h; [0 q過去美國基金和美國股票市場,是中國科技企業重要的融資管道。如今,這些管道逐步擠壓收窄,美國國會已經擬定數個版本的限制投資草案。中國一家風險投資機構表示,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半導體、AI將受到限制,而生物製藥涉及人道主義,不會進入本次限制投資的範疇,相關的合成生物等也將不受限制。
, p4 U* ?) M! s2 S0 h, M9 I
" P. q6 c) _# T. G' k報導認為,倘若拜登對中國祭出投資限制,當前最受關注的AI領域受到的負面衝擊將比晶片產業更大。根據美國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報告,美國投資機構在中國AI企業融資領域舉足輕重。
3 x; ?* \/ `8 h* H3 |
5 j6 q/ e( W X8 a! ~' |% O2 `以投資量計算,2015年至2021年,中國AI企業從全球所獲投資中,37%的投資有美資機構參與,主要集中在種子、天使輪以及VC(創投)等早期融資階段。包括GGV Capital(紀源資本)、SOSV和GSR Ventures(金沙江創投)是投資中國AI企業最活躍的前三名美國投資機構。
" I* F1 I4 e: Q
6 ~/ W8 f% y7 }其中GGV共有43筆投資交易,參與對中國AI公司的投資,佔其已知AI投資交易總額的38%。排在前十的還有BlueRun、DCM Ventures、高通創投、英特爾投資、高瓴創投(GL Ventures)等,其中,BlueRun和高瓴參與的對中國AI公司的投資,分別佔其已知AI投資交易總額的83%、92%。
; [6 G3 C* z, S. X/ A
) A" N* T) ]. @: y由於AI公司剛剛迎來GPT投資熱,許多中企相繼推出自家AI模型,試圖創造「中國的ChatGPT」。目前,多家初創公司都獲得了美國基金的投資。中國頂尖風投機構坦言,儘管美國政府尚未端出限制令,美國資金支持中國AI發展的訊息接連曝光,引起美國風險投資基金訊問及擔憂。
6 ], E6 G6 Z! x s. e1 e* ]" y, e. m. w8 I. r$ q: E
尤其,中國AI公司歷數年資本寒冬,陷入技術難以突破、連年巨額虧損的窘境,還在上市關卡被美國砍殺。2019年,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曠世科技在籌備香港上市過程中,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購買GPU受限,不得不放棄上市。
/ _) W7 y1 J$ d
5 K! ]/ l/ S2 h( e9 q7 `% z
2021年12月商湯被美國政府列入「非SDN中國軍事綜合體清單」,限制美國資本注資商湯。商湯只好更新IPO章程才得以上市,公開發行不僅沒有美國投資者,基石投資者也換成中資。第四範式也遭美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受到出口管制。
3 u9 c* C9 g0 l- N( Y. S. j
9 B- Q* s4 L- D) n/ M ^5 q$ U
報導指出,隨著美國資金退潮,中國目光轉向中東。不過,中國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之前就說過,中東對中國的投資會加大,但動作會比較慢。因爲「中東過去主要接受歐美教育、投資歐美市場,理解中國市場需要時間」。
0 ^# [9 d' c0 M3 ~9 l& X/ c. e- U" r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