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6/04 油電鋼三個國營事業齊步踏入AI(人工智慧)領域!中鋼二○一七年建立AI研究團隊並專責AI技術研發,每年已有上百個專案與AI、智慧化有關,不僅在煤、鐵原料比例調整,一年生產面可省上千萬元,還有一套AI模型能協助盤價估算;台電透過蒐集數據,AI模型可預測電力、景氣,中油則是在工安、設備管理加以應用,翻轉為智慧工廠。
' ~7 S! i+ V. T. f5 \: |2 G3 j7 y% v4 W
中油重工安 轉型智慧工廠
: z) _6 b5 p2 L- }, Y8 G7 `以精緻鋼廠為目標的中鋼,三年前就讓智慧高爐有二十七項智能模組,透過AI演算來輔助決策,過去被視為「黑箱」的高爐,能透視、可預知、易掌控,每年可減排溫室氣體逾一.一萬公噸。
& ]% B; q, v4 }) e; K+ ?) v$ C
3 T6 m" e. `1 Z. J( l9 M' v
中鋼的AI智慧化專案依照不同規模分成公司級、部門級、廠處級等,隨著時間演進,每年已有上百項專案進行;中鋼統計,已完成一三三項公司級專案,年效益達新台幣十二億元。
1 e' W; A9 _, _2 U- o; c% T' J
8 Z7 M: d8 A8 m- X3 I4 n中鋼提到,過去工業三.○可做出大量相同產品,但到工業四.○智慧製造,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譬如前端使用一樣的合金材料,但卻能製造出不同產品,做到客製化要求;而異中求同更升級,前端煉鋼出問題,可在後段製程調整回來,鋼品就不必報廢,導入AI反而省下成本。
3 y, ~$ h0 |6 y$ F5 g% D9 V: b B f' a5 r" O1 G
中鋼舉例,以前很難接小量訂單,假設一爐一五○噸產能,客戶只要三十噸,剩下一二○噸就變成庫存,但現在可製作成別產品,AI讓生產更具彈性。
1 x. e9 g9 R, @. f+ R5 v) D+ a3 v
) y6 P7 t# M& p; d$ k
不只製造端應用,中鋼內部也有一套AI模型,可以估算盤價、船期安排等,且越來越精準;盤價會議前,需算出各種成本,過去都是人力計算,但這幾年AI越算越準,結果差異不大,可供內部參考。
% k! m: d% A/ k& k8 H& S
4 V# S9 D; E" G
中油著重在工安、關鍵設備的維護管理,打造智慧工廠,像是煉製研究所引進AI機器狗進行電子巡檢,可取代人力,管線儲槽今年也用AI技術即時偵測洩漏等,已陸續安裝至長途管線測試。
% w9 B* N, {3 c, g( [; x% u- B* K
U4 h* b6 Q n+ L" C) w' W( k7 o台電大數據預測電力供給
+ o# q: A7 M5 v$ Y台電前幾年就專注電力數據,加上AI模型,可預判產業景氣,同時面對綠能大量發展,在相關預測上更為精準,都仰賴AI運算。
3 z4 b0 H R' S# `7 I8 B
3 z+ x2 ~) |( p4 p0 k: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