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4/03 ChatGPT聊天機器人火爆全球後,恐掀起失業潮的擔憂隨之而來,加上三星引入ChatGPT後,導致晶片機密資料外流事件,有人越來越害怕AI。對此,兩岸資深投資人狄驤2日在其臉書「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粉絲專頁上發文稱,生成式AI能提升人類的生產效率,堅持不用的人將難以競爭,最終不得不使用生成式 AI的可能性很高,未來市場對 AI資安重視程度只會更高,將帶來新商機及新的就業機會。
; M! g" ] j0 p/ t
3 \7 c7 X, z6 Z/ e0 K! w2 r
狄驤在其臉書粉專引述華爾街見聞報導稱,三星引入ChatGPT後,卻導致晶片機密資料外流,其中員工A用ChatGPT幫自己查一段程式碼的bug,而這段源代碼與半導體設備測量數據有關。員工B想用ChatGPT幫自己優化一段程式碼,就直接將與產量和良品率記錄設備相關的一段代碼輸入了其中。
. V# z0 ~7 U3 P0 ]2 X( q1 a
3 o, L! v( P. S至於員工C則先用AI語音助手Naver Clova將自己的會議錄音轉成文字,再用ChatGPT幫他總結一下會議內容,做成摘要。
3 Q" V; o7 P/ z$ p. p
8 Q; \6 T" T! D/ O3 g8 ^. P, D( w. _
針對此事件,狄驤指出,在OpenAI的數據使用說明中有提到,對於非API產品如ChatGPT、DALL-E,平臺確實會使用用戶數據來進一步提升模型效果。
* F* O h& T; H y
# H4 a ?0 T8 ]- x5 d
用白話說,這些企業和三星的機密資訊已經流入到ChatGPT的數據庫中,並可能有從ChatGPT再洩漏出去的風險,因為ChatGPT曾經就有爆發過洩漏數據的Bug。
* g& c5 f( R4 L( M; o8 V2 _; W% ]) P1 D
當然,不只有三星碰到該狀況,數據分析公司Cyberhaven發現,隨著ChatGPT的應用率越來越高,給它上傳企業數據的打工人數量也越來越多。
; |0 } a! g( _6 |* y
0 b$ t* V0 x5 g: h光是一天之內(3月14日),每10萬名員工就平均給ChatGPT發送了5267次企業數據,且有11%是敏感數據。
: h) _; K" l( _ N, X# _9 I4 z# o0 |/ \0 T2 u* Y6 ^2 k9 K) e
狄驤認為,目前市場已有一群人反對研發AI,現在又有 AI可能傷害企業的訊息出爐,雖然仍無法預測生成式 AI對企業的實質損害,但風向一旦被帶起來,子彈就可能會多飛一陣子,像是愈來愈多企業和義大利都已宣布禁用ChatGPT。
8 k! A1 J7 d3 [0 n2 v
& L- @1 f9 Z5 X/ r' K9 E狄驤指出,若往好處想,需求往往都是被製造出來的,既然生成式AI能提升人類的生產效率,堅持不用的人就將難以競爭,最終不得不使用生成式 AI的可能性很高,代表未來市場對 AI資安的重視程度只會更高。
$ p( h& E* k9 d6 w" k8 {0 Y0 ?
% n) U4 S3 d# q* j這道理就像在IPhone問世之前,沒人想得到App研發會是新的就業機會,所以隨著新科技發展,確實會讓不少就業機會被消失,但同時也會有很多現在想不到的機會將出現。
1 Y) t4 y7 v) j7 ~
' H! u, _. D% q, |6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