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05 網路謠傳「政府發$6000元家人已收到簡訊按連結進去,詐騙集團的行銷手法&速度真厲害……大家要跟家裡年紀大的提醒別亂點」等,警政署刑事局今天(5日)提醒,行政院已表示,不會用簡訊方式通知民眾領取現金,截至今日發稿前,165專線也未接獲民眾反映或報案。
3 q9 w, Q$ v, u- t( C: y
" I( I C" t+ y# w, K
刑事局示警,詐騙集團假借大眾矚目時事議題發送釣魚簡訊,藉此誘騙民眾點擊釣魚連結,民眾一旦輸入「個人資料、金融帳戶帳號或信用卡號」等資料,或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認證碼後,詐騙集團即可取得民眾重要的個人資料及金融資訊,俟機詐騙民眾金錢。
A) W) x- J) M+ L2 E! R& o
2 t; |; S$ L% c/ i; H
為預防民眾受騙,165專線已彙整常見簡訊詐騙手法提供民眾識別:一、假冒送貨業者:誆稱包裹資訊有誤,要求點擊連結修改。二、假冒政府機關:誆稱政府發放補助金,要求點擊連結確認。三、假冒帳單欠費:誆稱有帳單欠費,要點擊連結支付。四、假冒金融機構:誆稱銀行帳戶有問題,要點擊連結查看。
* l( |: b: P. \* Y4 }, v0 t. i1 y: c, N+ P& D( |
刑事局呼籲,切勿點擊各類不明來源的簡訊連結,如接獲詐騙簡訊,除撥打165專線提供外,亦可透過「165全民防騙官網或警政服務App」,填入「姓名、聯絡電話、註解說明(將訊息複製貼上)及驗證碼」等資訊,再將訊息內容截圖上傳後送出,即可快速完成詐騙訊息的檢舉。
5 Y: j) ?5 ~% P
j I4 ~2 U4 h2 `% G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