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是不是開錯藥了?拿藥前記得先看清楚
! d, @" j2 F* k* m! U1 E
. h% S2 d; }' F4 K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科吳志成醫師表示,門診往往會出現如此的場景,即剛領完藥的病患會怒氣沖沖的回到診間質問醫師,『醫師,你是不是開錯藥了?我明明沒有高血壓,怎麼會開高血壓的藥給我?』,醫師看了看藥袋上的名稱,確認藥局沒發錯藥後,便耐心向患者解釋:『這是治療心臟衰竭的藥沒錯,只不過它的確也是降血壓的一種,所以藥袋上會做這樣的說明』,病患臉色才稍微好點,但還是一臉狐疑,繼續追問:『可是我的血壓又不高,吃了降血壓的藥豈不是變成低血壓?』
O+ V/ m( S7 r' D" B
, t; X# J. I4 C {' O. V% L
吳志成醫師表示,類似上述的場景屢見不鮮,特別是心臟科的門診。這是因為許多心血管用藥都有多方面的作用,特別是降血壓的作用。以心臟衰竭的用藥為例,最重要的藥物莫過於血清張力素轉化抑制劑和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但這兩種藥的原始用途卻都是用來治療高血壓的,後來才發現他們也可以改善心臟衰竭病患的症狀,並降低死亡率。這些藥物用在血壓正常的心衰竭患者身上,並沒有太顯著的降壓作用,醫師也會視每個病患個別的反應小心調整。所以因使用這些藥物而低血壓暈倒的情況並不見,反而可以改善病患的心臟功能和生活品質。
/ d0 } G/ U* L+ R4 c! R y t
# y+ {% _& R. Y8 U8 X& Q7 L U
吳志成醫師指出,除了心臟衰竭的用藥之外,像心肌梗塞或是心律不整的用藥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下次當民眾拿到藥袋時,除了仔細看看藥袋上註明的資訊,也別忘了在就診時向醫師問清楚『我到底是甚麼問題?』、『您開的藥是做什麼用?』、『這些藥要吃多久?』、『服藥後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而不是糊裡糊塗的吃下去,或是滿腹狐疑的不吃它!
3 V- D2 @! b. A0 y+ V( \
D# E w" E- m2 u)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