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毒性不容小覷,危機處裡才是救命關鍵
3 c' K K3 Q7 ~5 ^% c. o 6 P9 W9 w7 R, f# Q( N5 G
【童綜合醫院新聞參考資料】一名50歲的陳姓男子日前至台中港釣魚,不小心被一條小魚刺到,突然間右手中指奇痛無比,有如百針穿心讓他痛不欲生,趕緊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經急診室盧立華主任救治,發現他是被鰻鯰魚所刺,立即清洗傷口,再以熱水浸泡,才逐漸紓緩令人難以
, M- n( W: {& A" K! @) q# u1 N承受的痛,在急診室觀察數小時無礙,患者才安心返家。
# A' `- i% z- J# y
* W3 f/ L% ?2 d7 \& N
陳先生說,釣魚之際看到一條小小的魚活蹦亂跳想將它抓回去水裡,沒想到一抓起它,右手立刻感到無比的刺痛十分難受,這不尋常的痛直覺反應這條魚可能有毒,於是趕緊帶著那條魚一起到醫院,讓醫師知道何種魚。盧立華主任先幫患者清洗傷口,再以溫水讓他浸泡,當他只要手一離開溫水,手就痛到不停的抖動,趕緊將手重新放入溫水中。
) E- Q$ v% [/ Z( b$ u9 z8 Q2 D
$ b1 ]& N4 y; f1 c& [$ Y盧立華主任指出,患者的右手中指被鰻鯰刺傷,傷口極小,卻讓他疼痛不堪,將局部傷口泡熱水4小時後,毒性才逐漸釋出,劇痛緩解,解除可能喪命的危機。鰻鯰俗稱「沙毛」,9月至12月是鰻鯰的盛產季節,每年這季節,常有不少民眾被毒鰻鯰刺傷,嚴重者造成病人數小時內死亡。海線地區民眾喜愛釣魚,此時要特別小心,這名患者遭受刺傷的僅是鰻鯰還未長大的小魚,毒性就如此劇毒,不容小覷。
9 p- V1 X! z5 z& F; P8 U
" C; @( y( z" o1 i
盧立華主任強調,台灣有句俗語「一魟,二虎,三鰻鯰,四臭肚,五變身苦」,直接指出魚刺的毒性強弱順序,一般鰻鯰的體型小,成魚體長約25~30公分,體表光滑無鱗,表面看似柔軟無刺,卻具有隱藏在背鰭與兩側胸鰭套膜倒刺的毒棘,讓人在毫無防備下遭到刺傷,僅是極細小狀傷口,有時合併少量滲血,看似無大礙,實際上鰭內毒棘的套膜內會分泌鰻鯰神經毒,與鰻鯰血液毒腺的細胞所分泌的毒素,會引起傷口及手臂劇痛,甚或合併全身症狀,甚至會造成死亡。
7 [0 |; F) ~- l- W% e9 D$ R* w6 |
- J4 W8 b: ]' q' _& k/ s9 ?
提醒喜愛釣魚的民眾對於不認識的魚種要特別小心,若不小心被鰻鯰刺到,切記應至醫院施打破傷風並給予口服預防性抗生素,傷口應先仔細沖洗確認無魚刺斷裂殘存在傷口中。局部以溫水浸泡,水的溫度以能使疼痛解除為原則,不要太高以免燙傷,浸泡時間一般需數小時,至疼痛解除為止。
- f6 L1 e3 _3 p8 ]; t$ k
) f# b5 Q. y# R( J% E( u" D. H
5 W1 k+ |1 p4 J+ V8 Z7 U& ]新聞資料來源:童綜合醫院
' z, l# |. q0 D5 J' |/ \' a
* J" [ a3 |$ t5 d! J* y( W#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