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沙啞超過2週!小心是聲帶長繭
9 i, x9 a5 m0 Z6 I% n
" v z7 L5 k# Y# w( ?8 R' _一般而言,若聲音嘶啞持續超過2週,或突然失聲,併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呼吸不順、吞嚥異常感等現象,都可能意味喉部有病變,需至耳鼻喉科檢查。而聲音沙啞除了聲帶結節、息肉,其他如腫瘤、囊腫、慢性聲帶發炎都有可能。而一般所說的聲帶長繭,醫學上的名詞叫做聲帶結節或是聲帶息肉。臨床上症狀為聲音嘶啞、說話吃力而不易發出聲音。造成聲帶長繭的原因很多,包括發聲方式不正確與長期的濫用聲帶,如故意提高音域、音量,嚴重者如突然大聲吼叫甚至會造成聲帶出血。
; F2 D: L3 x i9 a
5 N M' o+ f5 H- t1 @
早期的聲帶結節只是偶而聲音沙啞,尤其是講話時間一久,嗓音就容易疲勞。如不及時改正,聲帶結節會漸漸長大,聲音就更顯低沈,甚至發不出聲音來,於是說話更用力,惡性循環使得病情更糟糕。
3 s4 t W z, K- P/ S' ? L
5 h9 }( W4 u% F必須長期大聲說話者,像政治人物、企業主管、傳播工作者、歌手、店員、老師都是高危險群,其中以地攤小販最常見。而女性病患的數量又遠高於男性。另外工廠內的女作業員和工地的藍領階級也常常罹患聲帶結節,雖然他們不用一直講話,但是由於工作環境噪音大,所以彼此交談時,都會不自覺地提高嗓門,大聲講話,長久以來,使得聲帶邊緣形成纖維化的組織,也就是長繭。
/ S( C- I3 o9 ?7 m
2 Y3 A, K, s& H有些民眾偏好在KTV唱歌,一次唱數小時不休息,聲帶非常容易充血而腫大,這時最好禁聲並且服用消腫藥物,否則數週後,聲帶結節就會產生。
9 z1 Q* A4 t. z% }/ @
A4 S* E. h$ l7 l7 R
有80%∼90%小孩的聲音嘶啞是因為大聲喊、大聲叫、大聲哭,使聲帶受傷以致形成所謂的「尖叫性結節」。此問題的處理主要是約束他的行為與說話方式,這需要老師、家長及語言治療師三方面配合,方能改善。青春期前的小孩,一般是不考慮手術的,這是因為小孩的喉部較小,手術不易執行,而且青春期時因荷爾蒙改變,可能自然改善。加上小孩術後禁聲休息的配合度不及成人,復發的機會很大。
6 S; w% [& N K! G7 h1 _5 S4 I$ \' v" z9 ~$ c: Y. s6 s
聲帶結節一旦形成就不會消失,吃藥能減輕聲帶水腫,使病患說話較為輕鬆,對短期的聲音嘶啞效果較顯著,但也只能使症狀稍微改善。以顯微喉頭鏡手術能切除結節,讓聲帶恢復原來的結構,手術時間短且可以不需要住院,但這都只是治療的其中一環,若是術後患者仍然無法有效地減少講話時間或是改變說話的方式(更改為丹田腹部發音),結節仍有復發的可能。所以手術後的禁聲和職業、發聲型態的改變,對於聲帶結節的治療效果,有極大的助益。
* V" |% H% B% Q% S9 m- I" m! d9 f1 ]- |8 X j: T* @, y$ {5 w
( U9 |, B/ k) \5 K" s新聞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 林家祥
' O8 }! Y2 k P6 u5 z
% D3 O% u, ]"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