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斯盃籃球賽》韓式調度費解 中華隊有雜音
. u. \8 |) v! D6 ^- Q
更新日期:2008/07/14 09:52 【中國時報 黃及人特稿】
, I0 m/ r$ Y8 n& x* f- m/ n. Y
內線高度遜於外隊的殘酷現實,無疑提高中華隊在調度上的難度,但四天比賽下來,韓籍總教練鄭光錫的調度卻難以捉摸理解,無論是先發、替補或登錄球員的選擇,輪流上去試手感的意味十足,不禁懷疑鄭光錫真的了解這批球員嗎?
, N% z/ P W4 W6 r1 k8 u0 j! c q
) n$ u! V+ u( f w; U! B 儘管鄭光錫提前在今年3月就抵台,一路觀看SBL賽事到總冠軍賽結束,緊接著展開近40天的集訓,這,足夠讓鄭光錫了解他所能用的中華隊國手嗎?從前4天比賽的調度當中,實在很難令人信服。
2 z$ u+ U3 Z) @. S* X
' m% k1 E6 }. e% T i3 i' H: v; d5 m0 E# M
中華隊今年比外隊佔據更多的地主優勢,因為每隊只能登錄12名球員的慣例規定,中華隊每場比賽卻能從15名國手當中,挑出12名登錄球員上場,在體力調節方面,明顯可以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
/ a7 W' f' ~4 Y" G% W1 F, |3 M% m: E
" }+ u, U6 k0 ?9 I 然而,實際上,中華隊教練團反而陷入登錄與否的取捨困境,以許皓程為例,前兩場都有登錄的他,首戰連一分鐘都沒打,第二戰卻擔任先發控衛,但打不到一節就徹底消失,到了第三戰連登錄都排不上,只能一路苦坐板凳發呆。
8 i! z3 f6 ?0 z2 D
4 Y+ }+ {: M6 U, s! w
7 s- E- @3 k3 N$ g- U4 N" \
呂政儒的情況也很詭異,前三場都有登錄,卻在前兩戰從未上過場,第三戰突然在下半場獲得上場機會,原本以為近況不佳的他,結果只上14分鐘就飆進4顆三分球;吳建龍前兩場都沒登錄,卻在第三戰下半場先發,打了15分鐘退場。
$ {) Z3 q7 \3 R# j" f! S( b* C3 u6 I
' M# h% i7 k& Y; c% u
鄭光錫在今年瓊斯盃最常強調的調度重點,就是中華隊每名國手的實力太過平均,讓他只能依照球員的實際上場表現,來決定是否讓球員多打或少打,這種近乎賭博式的調度模式,已在中華隊內部出現雜音。
$ }( x" }4 Q R0 n
0 e0 E7 d7 D- e; _( ^7 {8 b2 J% p6 v
% U; ?1 T4 u* U6 |9 ] b+ [
畢竟比賽開打之前,假如總教練都不能搞清楚國手狀態好壞,只能用「TRY」一下的心態來面對,無論怎麼嘗試,相信也不可能找出真正適合中華隊的輪替方法,只會陷入到底該派誰上去的迷思中。
9 m" S4 l7 F3 h6 U( Z
+ v3 |3 h. x3 p. h% g5 j5 e+ I4 X; E* q3 z& F8 c. ?
突破語言與中、韓籃球文化背景的隔閡,已讓鄭光錫傷透腦筋,只給他這麼短暫的時間,就要清楚了解到每名國手的狀態,幾乎不可能,也許他的做法算是無可奈何,但是,對認真練球與比賽的中華隊國手是否公平,就很值得商榷。
/ s" C3 j* d' E9 V S) C9 e
2 o) K) X9 H& ?2 H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