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擡頭挺胸 風度翩翩可免脊椎側彎上身!
! c$ B- U9 l* ~5 S- N; O+ j: C: r1 r
0 |/ y# f9 o, p- O* Y! y) } X文: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復健科 莊斐琪復健師
- {' b0 |( V7 e: Z' z+ C
4 o' `4 U* z3 e
脊椎側彎是青少年常見的問題,發生的年紀約在10∼20歲,亦有發生在10歲以下的幼年形式乳兒型。其中女性發生率又高於男性。脊椎側彎症可發生於頸椎、胸椎、腰椎,以胸椎、腰椎最常見。有時好動的青少年容易因運動或外傷造成脊椎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導緻脊椎力學失衡,造成脊椎側彎而不自知,一開始輕度側彎並無症狀,但若彎度漸大,孩子會漸漸出現疲勞、腰酸背痛、肺活量減少及呼吸短促等現象,亦會因腹腔器官神經壓迫而造成消化不良,其造成之傷害實不可忽視。
. o$ G3 Y9 z& ]4 x
% M% E8 r3 L" i) d0 x/ ^9 n+ D; A& T* @ C
脊椎側彎分類:
4 K8 n. A8 H8 P B
1.結構性脊椎側彎:脊椎不可逆的側彎合併椎體旋轉。
, B, o: D3 [! K. D7 Z2 a
2.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又稱功能性脊椎側彎或姿勢性脊椎側彎,是一種
: J: {3 Y% D4 i7 d
可逆性的脊椎側彎。
6 A: Y: |, N, T) B5 b U
' N$ C% a1 ^- N8 z1 }# R# `7 m/ s脊椎側彎之嚴重分級:
6 t! C$ ~3 c( N# s: M+ n) Y1.輕度脊椎側彎:側彎小於20度者。一般小於10度者可視為正常範圍。
- ?$ f7 L y* ` E* T2.中度脊椎側彎:側彎在20∼40度或50度者。
9 j- ? q9 {/ ?5 B# a, z3.重度脊椎側彎:側彎大於40或50度者。大部分合併脊椎退化性關節炎
" p( K, x' O0 k: m, ~3 D
,若側彎大於60或70度者,常造成心肺功能障礙。
8 V9 ^4 B& Z8 W( M; v# g+ k9 l
/ W6 o9 L. H5 I脊椎側彎原因:
" h! A7 q& ~5 L+ q% e) _1 E1.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
5 G) N: Y F. I3 `; e a.長短腳
9 O6 ~; B6 F" b2 m. x
b.習慣性姿勢不良,如背書包
( J1 D$ J2 x6 e h$ Y5 n8 c c.脊柱兩旁的肌肉張力不平衡,使脊柱往一側彎曲
6 A+ M# A9 m! c4 _ d.因疼痛造成之代償性側彎,如椎間盤軟骨突出
. a4 q" b# a1 ]& e; u" d- p# J
2.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
6 f* ?6 ?( B$ p8 W0 t
a.原因不明。占80%左右的脊椎側彎,通常在青春期發作,但可能在
# f2 e( m3 d, F
更小的年紀發作。
7 P7 n6 t T9 W1 Q2 K b.神經肌肉病變,如腦性麻痺、小兒麻痺等。
& L* `9 f9 j4 F, }" B A( j1 Q1 c. T3 h' B1 F! n' p% m2 t
脊椎側彎的評估:
) Y; c* f5 E3 U一般脊椎側彎的病人會出現下列情況:
. }5 E; g' S1 E: l4 F) s
a.兩側肩膀不一樣高
8 M- ^% i: l' p Z4 p b.一側肩胛骨較突出
% a1 h+ w4 E* ]3 b+ w+ s% N- O
c.一側髖關節突出
9 [3 D! ^2 n% o
d.骨盆傾斜
& c0 ~- b% |0 A) I
假如是結構性的脊椎側彎,當病人向前彎曲時,脊椎側彎的情形會更明顯。
1 c* p! i; T8 g' W
8 ?3 l1 F( T' E2 ]
% k3 e6 l: D' O- m! \. ^脊椎側彎的種類:
( D$ Z3 ~, n* |! t+ F+ u$ H( h1.C型:脊椎彎曲成正C或倒C,佔一般側彎的70%。
0 i# Y5 q" @9 ~6 t8 N) Y+ `
2.S型:脊椎彎曲成S狀,佔一般側彎的30%。
" {% s! j$ ?; B/ |- Y# t+ q
2 c6 S$ _; Z0 ]* t% x: M
脊椎側彎的治療:
" ?' m. p6 L& ]% ]* K5 I
1.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只要解決其造成的原因,就可恢復。
4 `! T9 M- O$ G' ~% I2 n' h0 ?
2.結構性脊椎側彎:要按照其發生的年紀、嚴重程度、造成原因來安排
8 p* r' O2 z, k' ]- v3 e# {4 y 治療。
9 j r+ H F& K) {
a.輕度脊椎側彎:運動治療(必須依照脊椎側彎的角度、旋轉的方向
0 x( |! M: @, Z: k3 f, B4 h
、結構的柔軟度來設計運動處方,因此是因人而異
9 @8 ~5 k8 E# C% k) }: L& P
,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 U% `5 y+ w& W
b.中度脊椎側彎:運動治療加上穿著背架。背架一天至少要穿著23小
& V3 q* A1 }3 w( _# ^ 時,要穿至骨骼成熟為止。
. G" i/ V. Q* f8 ]! f* k# ^" s
c.重度脊椎側彎:需考慮手術治療。
) D9 T( V. ]; W( y; l& R8 c3 L7 F) Z d.其他如電療、牽引等治療,並沒有研究顯示其對於脊椎側彎有明顯
( r) u+ S+ L y* M7 x 的改善,通常仍以運動治療為主。
+ M* ^& Z* K8 A8 T8 p
- `: V/ F2 _# f0 i
運動治療:
7 f6 Z) Y# c& d) D) |一般進行的運動包括:
2 g$ x. ?! s9 {. E1 E, A6 c" r
1.增加緊縮結構的柔軟度:對於側彎的那一側進行相反方向的伸展、牽
6 _0 w1 b, e" c3 o
拉運動。
" ~( Y( H1 Y/ B5 D4 r( c5 C; A" W7 U2.軀體反向旋轉:脊椎側彎除了身體像一側歪斜外,通常伴隨椎體旋轉
$ p6 O7 ?2 ^( c" {1 N9 @
,所以,必須採取反像旋轉的運動。
& f3 Y4 i5 L B3 {3 [3.伸展肩膀、髖部肌肉
8 U- I" q( n& x( T! T9 [6 {
4.加強腹肌肌力
/ |7 K3 C2 e n* @% }1 G" ]5 F* L
5.加強胸、腰以及髖部伸肌群
/ ^! `5 |! Q; J) H
6.加強較弱肌群:一般因側彎而被拉長之肌肉為肌力較弱的一群,需進
5 ^8 R$ y Q3 ~6 j 行肌力訓練。
: x# z# x: V$ j$ }" z& \8 T
7.深呼吸運動:藉由呼吸運動,增加呼吸肌的柔軟度,肌肉耐力,改善
' D$ B0 G$ T m; M5 k& ? j
因脊椎側彎,胸闊受壓迫、變形,造成的呼吸短促、肺
( H8 ? a5 ?: ?+ t0 i) _ 活量減少之問題。
9 e5 s) x- t" x/ v
9 M1 F# x0 y8 G3 k' S結語:
1 `& D; {6 v! V4 r& \' ^因脊椎側彎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性,故定期而長期的追蹤是非常重要,同時提醒發育其青少年平時要多運動,走路擡頭挺胸,如此,不但能保持優美的體態,更可避免因長期姿勢不良而導緻脊椎側彎。
3 x X0 x' c. Q& q/ I+ Y9 X+ Q5 g+ J$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