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梯形腫鬚蟹 受驚會跳溪
$ f% [6 d: b0 m+ f 更新日期:2008/10/15 16:30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5 ]7 C/ k ?6 }1 m) j+ l
梯形腫鬚蟹(Labuanium trapezoideum)是一種稀有的相手蟹(sesarmid crab),日前在墾丁國家公園被發現,根據文獻報告,這是台灣第二種被發現的腫鬚蟹。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原先台灣只有爬樹腫鬚蟹(L. scandens)的發現紀錄。
8 l/ ]4 q. P" g4 o) A9 v5 V+ D" ~* V. Q
' O5 t( {. u! D1 d$ t今年9月中旬,任職於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並擔任滿州鄉社區解說員的賴龍仁,在港口溪進行夜間觀察時,意外發現一隻外觀特殊的螃蟹,經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的陸蟹專家劉烘昌助理教授鑑定,確認是梯形腫鬚蟹,為墾丁國家公園新紀錄的螃蟹。
4 z) j3 k# I5 T0 W" l+ F9 W4 n5 ^) ^1 o
9 C) N* D `) s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發現地點在港口溪(響林村附近),距出海口已超過10公里。
8 d$ a2 O* ]' w1 j
* y6 x/ l% c. D/ e8 i+ ^( D+ A& b9 w7 X' ?: s
在台灣有關梯形腫鬚蟹的生態學觀察紀錄是在2003年,由曾晴賢教授、鄭明修研究員、劉烘昌博士及新加坡大學黃冀麟教授共同發表,記錄台東縣海岸山脈中這個物種生態習性。
4 x/ u0 F: ?$ J7 _& O
( H- E. \/ w0 }2 h J$ c
3 @% y+ [4 e. ^# D" U- `; c( d" p# v$ ?梯形腫鬚蟹分布在海拔約200公尺、離海約數公里外的山區溪流中,棲息在幾近垂直的岩石或水能拍擊濺濕的垂直物體表面。這種蟹的外觀與週遭環境相似,具有多變的色澤及斑紋。白天躲藏在石縫中,晚上才出來活動,以石壁上的青苔為食。
1 v' r( U3 W$ }, \8 ?
( p4 x! c3 Z$ t7 _1 t3 K' H5 L
& M7 M; P0 D6 k, R梯形腫鬚蟹一旦受到驚嚇,容易自峭壁岩上跳入溪中躲避。這個行為與生活在海邊陡峭礁石上的細紋方蟹(Grapsus tenuicrustatus)類似,但是梯形腫鬚蟹對其生活環境的特殊需求,成為螃蟹學者公認的稀有種類。
. x: @# [ V7 D3 X0 H
5 t1 k" f1 @$ G* R,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