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6/27 寒風持續壟罩、外幣保單銷售成績仍呈現衰退而低迷!根據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4月底(累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894.1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57%;其中,外幣保單占整體保費收入僅有42.13%,是至少四年以來的新低紀錄。
% @+ Z4 M7 `- Y$ W! L* t* v
$ L$ V* g' ?1 d7 ]. r/ |0 ~1 P去(2022)年全年度外幣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新台幣僅4111.64億元,較前(2021)年下�

%,這也是近年來的新低金額。
/ o- t9 S7 e$ E5 q% T. B7 Q$ V! e( \, y9 ^8 t" {& o9 {8 O
原本,外界認為,去年外幣保單銷售成績「冷颼颼」、比較基期已經是谷底,今年應該可望展開絕地大反攻,不料,還是未能擺脫衰退的局面。
6 Q' P" d% k6 l: ?% T) z
' z3 ?8 g( X- g0 @9 B3 K7 h根據金管會保險局最新公布,今年前四月的外幣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臺幣約894.1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57%,其中,以「投資型」保單衰退74%最嚴重,「傳統型」保單下�

%。
4 `0 h! }" N6 }& z% ?) x% }4 ]) ~8 t! X8 R e3 @1 g l
保險局也統計,壽險業辦理外幣保險商品業務前三名其中,投資型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
: D0 g; L3 T% Y5 O5 A* d
% n# u5 {4 P- J3 l此外,若比較外幣保單的保費收入佔整體比重,2020年前四月為51.40%,2021至2023年依序為55.75%、61.59%及42.13%,也就是說,今年是至少四年最低的一次。
- n, w% e# ]$ N( F+ A# ?3 ]
4 q4 W' z8 A1 o& V( t而外幣保單若以幣別來看,前4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29.01億美元,年減59%;澳幣保單新契約保費0.31億澳元,年減61%;人民幣保單新契約保費為人民幣0.42億元,年減68%。
* \, H* y' x" T: d8 ^* c/ H3 g
, T* B# ]0 f w% ~% C0 B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美元外幣保單銷售下跌,主因美國Fed持續升息,影響美元保單銷量;澳洲央行升息,導致澳幣的投資型保單買氣下降;另外,中國進出口成長衰退、國內經濟表現不佳,也導致人民幣保單買氣滑落。
% s( k1 |# j" |5 a1 i: P( D5 O. v& ^$ g9 v5 x
保險局呼籲,保險業銷售外幣保險商品時應瞭解及評估消費者對匯率等相關風險承受能力,並落實招攬人員管理、商品資訊揭露及商品適合度政策,以利本項業務穩健經營及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