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7/02 中國去年12月初取消嚴格的防疫清零政策,原本經濟學家和華爾街投行以為,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進而刺激全球經濟成長。但根據彭博報導,今年已經過了一半,上述光景不僅沒有出現,中國經濟反而陷入5大困境,更糟的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並無解決這些問題好方法。
; h" E) q: \3 D/ y$ P' W* J! C! y& F
報導說,中國18兆美元經濟在5大領域陷入困境,包括:消費支出疲軟、房地產市場危機四伏、出口疲弱、青年失業率創新高、地方政府債務居高不下。這些問題已開始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到股票市場等產生影響。
/ q& K5 e" ?. n) q8 L/ K
) `6 u6 i7 ?1 H5 b# q8 Z1 \3 }, G 原本,中國在去年12月取消清零政策,並重新開放邊境,經濟學家和華爾街投行一度樂觀認為,中國經濟將出現報復性購物、外出用餐和旅遊增加。但在今年第1季經濟出現初步反彈後,第2季陸續公布的數據令人失望,民眾對中國成長疲弱感到不安,開始擔憂自己會失業和收入會減少,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跌帶來的負面效應,促使民眾寧願儲蓄而不願消費。
) u( C7 l, r$ P; d8 g& _8 A" y: ~( N
0 K j& I$ Z z8 {# A4 q
除了國內需求低迷,作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的出口也開始崩塌。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出口年跌7.5%,萎縮幅度高於預期;而隨著歐美因利率上升而成長放緩,中國出口預料將繼續下降。
5 K$ l) w: v; p* ]% D# F& W" L; Z
5 C* P( ? j0 r% o" d& O+ y4 Q4 P
工廠訂單和消費者支出減少,使很多中小企業對未來感到不安。浙江溫州的葡萄酒和銷售商Scott Yang表示,許多當地企業主都在裁員,試圖削減成本,以因應工廠訂單減少。
& P" }3 D. y" G( K* i
) g, P I2 W6 X+ l- o* a- b5 ?( L0 @0 j
此外,因中國過去3年實施清零政策,導致服務業低迷和房市持續下跌,加上對科技、補教等多個產業的監管打壓,造成相關行業大量裁員,就業機會減少,以及中國大學畢業生激增,導致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飆高至破紀錄的20.8%,為全國整體失業率的4倍。
0 ~4 | x, U( n5 z
& G+ Z9 N9 ]7 b. ]( n 地方政府債務居高不下,也成為中國政府的一大困境。過去土地銷售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為了防止開發商爆發債務危機,中國政府在2021年對開發商進行監管打壓,直接導致房市硬著陸,引爆房市泡沫破裂。過去2年來的房市危機,使得地方政府土地銷售收入遽降,與此同時,過去3年的清零政策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大幅增加。
+ M7 o/ j/ u* t6 j# |4 y5 V6 r3 s# l* ^# W" g* l2 d2 ^
入不敷出的局面使地方政府財政陷入困境,過去地方政府是透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融資來填補缺口,但LGFV債務不會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成為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根據IMF 2月預估,截至2022年底,中國LGFV的債務規模高達66兆人民幣。
; L3 `. p! u" @1 n0 a5 K3 E4 f( ~
) w4 f% i' V& b7 @
中國經濟面臨5大困境已經很糟糕,更糟的是習近平並無解決這些問題好方法。彭博分析指出,北京利用大規模刺激措施推動需求的典型作法,導致房地產和產業出現供應過剩,以及地方債務水準飆升,在當前這些問題都尚未解決的情況下,類似政策可以說根本沒效。
3 e& p' `8 L% r# O3 g! h
" Z9 U4 S# N8 J k;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