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中國管制鎵鍺出口》學者:鎵鍺替代性高 晶片戰勝負很清楚

中國管制鎵鍺出口》學者:鎵鍺替代性高 晶片戰勝負很清楚

自由時報  2023/07/16 美中科技戰升溫,美國祭出晶片禁令、限制高階人工智慧晶片輸中,中國八月一日起則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學者分析,中國此舉是為取得話語權,但因限制的原料替代性較高,和美國對抗略居下風,但可能在價格面波及台灣半導體業。8 r7 R# h- G" x) d

/ [2 K" J) I( Y5 P" z7 _" P)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直言:「美中其實不在同一個層次對抗,勝負是很清楚的。」
/ h9 P* z# w- A/ f# h7 ^
4 d+ p  w' z3 H5 ~/ h) \他指出,美國管制設備、晶片等,幾乎掐住中國半導體的發展;而中國對鎵和鍺實施出口禁令,這兩種合成金屬在中國產量佔全球八成以上,主要供應電動車、通訊器材、太陽能面板、半導體製程等,但在產地和原料上都並非無可取代,例如德國、澳洲、俄羅斯、烏克蘭都能生產,甚至也可使用其他元素替代。7 b/ i2 o& S/ N1 G' b9 i) o
% D6 V6 Q% W4 ?6 m0 v: h
邱達生表示,中國提出的鎵、鍺禁令,事實上是要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許可,也就是多一道手續,因此讓相關報價上揚,市場擔心是否還有後續禁令或在申請許可時遭到刁難,使得交易成本上升,因此先行囤貨。: X7 k/ L# Q1 ]' u
! ?, |2 h3 d( T) H- Q
整體來看,美國對中國禁止輸出的設備和晶片無可替代,中國限制的原料卻是可被取代,所以勝負很清楚。邱達生認為,中國此舉只是想取得話語權,彰顯自己能做出某種程度的反制,還能讓對方成本上升;但美國勢必主導未來的高科技和半導體供應鏈,中國恐怕只能進行這類小規模的反制,成效不是很明顯。5 \, f' i0 ^  T, Y  ~7 R& u' f4 S
  T! M$ W- y' g1 U# f
不過,美中科技戰長期而言恐會波及台灣。邱達生指出,中國出口禁令消息一出,相關廠商便馬上因應以防未來缺貨,因此短期沒有太大衝擊,但若中國持續升高管制、他國一時也無法替代生產,就會使得成本持續上揚,可能侵蝕我國半導體業獲利。
, r) \0 y; }: {4 ]+ V
0 z" N) u$ Z' S( ?$ `. i至於美中科技戰未來將如何演變?「大概是沒有回頭路了」,邱達生說,半導體技術源自美國,中國卻想獨斷供應鏈,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也因此祭出晶片法案、掌握半導體供應鏈,讓斷鏈風險降到最低,美中對抗當然不會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