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8/04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10月試行,並於明年1月底前提交第一次報告,我國扣件、鋁製品業製造商、貿易商等約有3500家將在納管範圍,不過經濟部與產業討論發現CBAM過渡期申報規章(草案)在執行面、法規面都有疑慮,因此以經濟部名義向歐盟CBAM意見徵詢平台遞交建議。
% K/ q2 h5 ~( R6 w/ g
! u) m2 x- X' I) k, _
CBAM預計今年10月開始過渡期,歐盟執委會於6月13日提出相關草案,內容包括明年一月底要提交第一次報告、歐盟進口商應申報項目、出口國生產商應提供進口商資料項目、產品碳含量計算方式、無法提供實際產品碳含量時使用預設值之比例限制、申報不完整或申報不實之罰則等。
, ^4 @. d+ Z7 L4 E# U/ n8 @& z8 ~- t K
經濟部研發會執秘莊銘池表示,相關細節規範近期陸續出爐,但各國產業發展不同,歐盟沒辦法顧及個別國家狀況,因此詢問各國對於草案意見。
1 p% V/ J7 H1 m8 L9 ]; u& p: u% A7 ]
我國產業是外銷導向,鋼鐵相關扣件、鋁製品業者眾多,光是螺絲螺帽就有近2千家出口至歐盟,其中也有不少是中小企業,合計我國有近3500家業者會受CBAM影響,經濟部也特別以我國產業遭遇問題「雙管齊下」向歐盟反應。
+ n+ `$ n2 g/ ^! d% J' ?, I" `$ `) O: u1 v5 E1 V
莊銘池說明,需要向歐盟CBAM意見徵詢平台遞交建議,獲得回應的機率會比較大。第二管道則是對法規有疑慮,經濟部也蒐集意見,交給駐歐盟經濟組詢問,希望進一步釐清法規。
* `' J3 Y/ H+ K3 f7 _+ L; r& ?
8 @# D7 d5 c8 Q+ X5 h* N% X
經濟部找來產業公會討論,發現草案規範的執行細節不夠清楚,像台灣製造商向歐盟進口商申報資料,但歐盟並未對進口商規範保密義務,但碳排資料攸關廠商生產、景氣狀況,都屬於營業秘密範圍;另對中間產品碳含量的比例限制,假設產品來自尚無盤查制度的國外廠商,生產廠商恐面臨無法提供實際產品碳含量的困境等問題,我國都具體向歐盟提出建議。
$ A& D2 M. E, s$ x- K% w6 Q, ?5 c* x L
莊銘池更透露,歐盟對我國友善,以經濟部名義發聲,國家選項有台灣。他也提到,台灣是少數以政府名義向歐盟CBAM意見徵詢平台發聲,並提出具體建議的國家之一,目前僅有澳洲、韓國、巴西、南非、土耳其、泰國提意見,我國也觀察到部分國家與我相似,經濟部會持續觀察各國的具體建議。
C) x0 r# V! W% ~' E5 _3 a
5 T7 L1 F' J" C0 t$ |& R( ?; b) F+ Z: J
為協助出口CBAM納管產品廠商因應CBAM規範。經濟部也規劃於過渡期申報規章定案後,立即辦理產品碳含量試填工作坊,提供廠商客製化服務,協助其使用自廠數據,進行實際碳排放計算與產品碳含量分配的演練,並檢視廠商計算結果,期能協助CBAM納管廠商建構資料蒐集及填報能力,以符合2024年1月底前提交第1次CBAM報告規範。
?; _9 c3 P O5 i" K3 `
! @- }; r1 [0 D' D1 h" n, O3 S, X: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