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9/14 為瞭解本國保險業在極端情況下風險承擔能力及對資本適足性之影響,金管會要求產、壽險公司以2022年底之財務報表為基準辦理壓力測試;測試結果今天(14日)出爐,即使今年遇到美元兌新台幣大幅升值10%、股市大�

%等,產險及壽險業的整體平均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均達到法定指標門檻。
& N* I6 r$ W7 \0 `. H
, ~, O+ p) t- V5 b5 k: E雖然整體過關,但個別業者有多少家無法符合標準?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不便公布家數或名單;不過,若根據外界推估,產壽險至少超過5家未達法定門檻,若加上銀行業在嚴重情境下有3家,因此,銀保兩業合計共有超過8家。
% M+ ]/ {$ F* A
; Z6 Q; H& w8 _7 l9 u5 L# ~
我國目前共有19家產險、21家壽險,合計保險業為40家。
3 u; C, C+ w( G. {" z: K4 G
: l8 g2 }3 O+ i& `/ F! |7 a為何外界預估,個別保險業者未達標準超過5家?一方面,壓力測試是用去年底的資料,而根據金管會提供給立法院的專案報告,根據統計,去年底共有7家保險業者未符法定標準必須增資。
) F- h* W1 t% x% v- K1 f$ h) v9 G, w
另一方面,兩年前壓力測試結果,當時有5家個別業者未能達標,而這次是用去年底的數字,整體情況絕對不比之前好,因此,個別業者超過5家是合理的推估。
t/ P& a2 y) k+ b* h. `) v2 _* C. @- @: l& H& j! `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強調,辦理壓力測試之主要目的,在於強化保險業之風險管理能力,協助業者思考在極端情境下,公司之風險承受能力及應有的因應對策,並非對經濟情勢發展之預測。
2 Y7 [7 @- Y. a* }5 A9 Y2 A8 n! r3 i. L4 d+ N
蔡火炎指出,保險業壓力測試共有三大情境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保險風險」及「巨災風險」;也就是推估在極端情形下可能對保險風險影響、參考國內外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債市、匯率等可能波動情形,推估在極端情境下可能對市場風險影響情形,以及產險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所致之極端氣候環境下,對保險業清償能力之影響。
7 Q9 z! \2 `: U# E1 Y" T$ b* M9 N+ j) H( t
首先,以「市場風險」為例,在金管會設定的「極端情境」下,分別為第一、今年國內再升息4碼,國外再升息6碼;第二是國內外股市雙雙下�

%;第三、假設今年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升值10%。
. H( X/ T6 D1 o2 z# I. q5 T+ v
, L+ y/ O8 `- j% ~! g4 ]保險局指出,在上述情況下,今年「市場風險」測試結果,壽險業及產險業之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為203.7%、390.4%,淨值比為3.35%及23.57%,高於法定最低標準。蔡火炎強調,這顯示整體保險業在全球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整體風險尚屬可控。依規定,資本適足率的法定標準是200%以上,淨值比為連續兩個半年報、比率在3%以上。
- {$ K3 ]4 k7 e6 Z9 P! g
7 N3 _3 f; B- U+ I/ f其次,有關「保險風險」測試結果,壽險業及產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為266.2%及337.2%,淨值比為5.66%為19.62%,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整體壽險業在死亡率及罹病率提高以及產險業在巨災風險之情境下仍具備足夠之韌性。
% {1 K/ F* ~- D i8 s3 N& M
. ?4 Q0 V$ }8 Y( v4 S; a4 S3 _再者,對於產險業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壓力測試部分,本年度以氣候變遷所造成之巨災(強烈颱風襲擊臺灣本島)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整體產險業資本適足率為337.2%,淨值比為20.52%,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我國產險業在氣候變遷之極端情境下,具備相當韌性。
3 C5 F1 h' V4 J6 n: B' i+ A: W# B- b: W3 F' @
保險局強調,目前我國保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情形仍屬穩健,將督導保險業持續強化風險控管措施及健全財務結構,以因應環境變化,充實承擔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