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或女性暈倒最常見的原因 姿態性低血壓
0 y3 K* i- g1 i* C% @2 t5 j* H1 \# M2 [- ?' W, G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譚健民醫師
( C9 O6 |8 P( s( N: z% S/ J6 T
7 J$ n7 U, U: ]2 f* Z
在臨床上,個體姿勢由躺著到突然站立時,會導緻血壓降低的現象便叫做「姿態性低血壓」;事實上,「姿態性低血壓」也是一般老年人或女性暈倒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5 l. d7 d; ~. h3 P5 G
$ J9 c7 t) E* P Y5 [8 O9 ~根據資料顯示,六十五歲以上正常血壓的老年人中,大約有百分之五會發生姿態性低血壓的現象;而假若其本身又是高血壓患者,則姿態性低血壓發生率亦將近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間。在臨床上,所謂「姿態性低血壓」並無法嚴格明確的定義,但臨床醫師認定假若個體在改變姿勢時,其血壓值滑落了二十毫米汞柱左右,在臨床上或許出現頭重腳輕、眩暈,甚至姿態不穩定時,便可以認定有姿態性低血壓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個體調節血壓機能受到脫水、血量喪失,甚至某些藥物的影響所造成。
0 \3 m! I+ G; v* t S
; e* g+ R$ \. |. h; v在臨床上,導緻姿態性低血壓的原因有好幾種,其中老年人所服用的多重藥物的不良反應是最常見的主要原因,這些藥物包括抗憂鬱藥或者降血壓藥;有時候老年人在用餐後血壓立即下降,假若再加上降血壓藥的服用,更會使得血壓下降的幅度更大。
/ x% Y m! I5 Y3 |3 }5 x- R# r: k; S
某些老年人由於罹患慢性疾病的緣故而必須長期臥床休息,無法做規律運動,假若此時由臥姿轉變為站姿,則亦易出現明顯的姿態性低血壓的症狀。
5 R: m" Z1 Z* Z* e, W4 t
' J7 v: }/ E( ^姿態性低血壓亦會由於中樞神經或周邊神經系統障礙而引發出來,此類罹患者通常在站立時,都會呈現眩暈現象,甚至會伴隨著視力模糊、小便失禁、排汗能力降低,熱耐性發生障礙、便祕、慢性疲勞,以及性無能等症候群,而某些罹患者更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多發性腦中風等中樞神經病症。
- J( C- ^. ]5 v W( @" B' Y2 E! B3 ]# o# v$ b
因此,一旦被確認有姿態性低血壓的症狀,則必須要積極尋找導緻姿態性低血壓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治療;但在確定治療以前,一定要先做好以下生活的規範,其中包括有:
, P7 c0 k& N0 d) Z
' k7 \* f0 N7 t8 l) a6 A }: g一、將所有能導緻低姿態性低血壓的藥物停用,或以其他無此副作用的藥物做為取代。
9 J+ @3 j/ C |, f
. [* ` R; P" F" `& d
二、需長期躺臥在床上的個體,最好能經常活動下肢,尤其在上下床或站立時,更應事先做好下肢肌肉的按摩運動。
& z4 k, f, G0 l; y- S; G; j3 @# S% k- z- g
三、在清醒活動時,應穿上長及大腿的彈性襪,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不至於滯溜在下肢小腿。
- |4 c" T! P7 t* k B( Q5 A
% [( R# k b. N6 j* y四、倘若老年人不具有心血管障礙或者體液不曾過量,可以適當的服用含鈉飲食。
! f+ W$ t5 Y' z; r, n* _7 R5 w3 s1 C- s1 ^
五、躺在床上時,最好能將頭提高5~20公分左右。
/ {6 q. C8 ^. J9 T/ w6 Q6 _7 s9 O9 Z& W4 p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7 w, s0 V4 K4 E- v' {) z0 F% x
1 {5 L9 Y) v$ l5 ]3 l( C. M2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