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1/19 受到七月起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新契約保費大減下,今年前十月壽險業保費收入出現初年度、續年度及總保費收入「三減」,今年恐瀕臨「二兆」大關保衛戰,創二○○九年以來最低;壽險業短短三年保費收入大減破兆元,但同期間投信發行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規模卻大增逾一.五兆元,金融圈形容是「壽險失血、投信吃飽」。
' l8 T+ B9 Z5 ^& U, u) s, t4 O6 F1 r% [. W) E! U
保費收入「三減」 今年壽險面臨2兆關卡保衛戰
6 v# h2 N/ j2 B* c: w壽險公會統計,若同時考慮「保費收入」與「負債」項下之收入,今年前十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為一兆七九三二億元、年減七.一%,其中初年度五六九四億元、年減十五.三%,續年度一兆二二三八億元、年減二.六%,持續出現「三減」情況。
4 W3 C {2 R( x# P; R: L% |2 }
$ F D. i. h C9 H) t) M) x; T Z; k
壽險公會解釋,除了傳統型保單因宣告利率調整幅度相對保守,客戶保持觀望或資金轉作其他用途,導致利變型壽險初年度保費大減外;投資型保單新制七月起上路,投資標的、撥回機制、加值回饋等規定,也造成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大跌二十一%。
- u; o9 r1 H& O, K1 n( y* ?4 M v3 O l* O. Z. X$ o1 O
壽險業保費收入從二○一八年奔上三兆五一一五億元最高點後就一路走跌,二○二一年跌破三兆,去年僅剩二兆三三四三億元,今年難逃連五跌、面臨二兆關卡保衛戰;某壽險金控高層坦言,今年前十月初年度保費收入減幅是續年度數倍,顯見保單「吸金」能力已大不如前。
. F. U+ n3 W' g: k8 E: t! v; o- B
& C5 R3 H% T% O6 F壽險業保費收入大減,但台股ETF卻強強滾。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到今年十月底,二二七檔ETF吸金達三兆二六六九億元,較二○二○年底的一九八檔、一兆七三七六億元,規模大增逾一.五兆元;其中跨國投資債券型ETF從一兆二五八七億元成長到一兆六七六三億元,國內投資股票型ETF更從二六一六億元數倍增至一兆二○九八億元。
4 P. _; M' f8 o3 E7 l! B# a
- B" J5 }% y+ {某投信總經理分析,因壽險業購買跨國投資債券型ETF不計入海外投資限制,債券型ETF最大買家還是國內金控集團;但股票型ETF規模是二○二○年底的四.六倍,就是一般投資人棄保單轉進殖利率更高的高股息ETF,而產生的「螞蟻搬象」現象。
* P& u9 ]5 [: `
$ u2 a9 c6 i8 l2 x) _5 `7 W-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