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鱷魚也會流下動容的眼淚─淺談「顏面神經麻痺」
不是鱷魚也會流下動容的眼淚─淺談「顏面神經麻痺」
. [9 ~+ Z s# g5 I- S文/臺大醫院神經部 楊智超醫師& N$ B% [# d8 p" x, `; W
2 m6 Y! }3 f% z9 ~- [
神經科門診經常會碰到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人,這些病人常被這突如其來的症狀嚇壞了。由於症狀常是「臉歪嘴斜」,病人常會憂心忡忡。 ! z: J& z2 u$ J
" a$ h+ }2 B Z+ |+ p8 \/ f
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亦稱「貝爾氏麻痺」。此名的由來是來自查爾斯•貝爾爵士,他在西元一八二一年發表文獻,指出臉部的運動和感覺是由不同的神經支配的。& {/ c% z7 `$ `- l
% W# a' R' p( U! U- A# P! ]
貝爾氏麻痺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據統計每年在十萬人當中,就有十五至四十個病例。此病在發病初期的進展是很快速的,通常在兩天內顏面神經麻痺的程度會達到頂點,而在發病前,常有類似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狀。- b5 W, \! T+ h
9 h/ }4 f; K; e, h3 q& O' q
病人有時會注意到有疼痛的現象,臉部有時會有麻的或是僵硬的感覺。因為眼瞼無法閉合,也會出現流淚的現象。如果神經病變更廣泛的話,有時病人會發覺有聲音聲響過大或舌尖味覺減低的現象。通常臉部肌肉的影響都極為廣泛,但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病人其影響是局部的。
9 L, i: U; Y/ n1 n* ?0 K6 `2 ]7 Z2 a7 }" H' u
雖然此症的描述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然而其病因至今仍未有定論。理論之一便是「病毒」說。曾經被提出過的包括單純泡疹病毒、Epstein-Barr病毒及其他許多不同的病毒。雖然有一些血清中病毒抗體變化的證據,然而直接的證據是很難證實的。7 A9 h5 W+ M U+ H, d, j
0 X6 v3 V; H& M; t# F- Z; R有一些學者提出了「自體免疫」說,認為是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有一部份病人可能是因為局部血液循環不良、靜脈栓塞、或屬於多發性顱神經病變的一部份等等。雖然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但它的復原率不錯,大約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的病人能 完全恢復,其他的病人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或完全不恢復。9 x1 _* \# [6 `' E* ~! y4 {3 W
" r1 T& ^: {) M& B& F至於恢復的時間,大部份需要數星期之久,有時甚至要拖到半年。如果患病後三個月還未見改善的話,那麼恢復就不樂觀了。根據統計,年紀較大,有高血壓、糖尿病及一開始就完全麻痺的病人,恢復情況較不理想。有些恢復不完全的病人會出現顏面肌肉的不自主運動或痙攣的現象,有時還有所謂「鱷魚流淚」的現象,那就是在吃東西時流下淚來。造成這些後遺症的原因在於神經復原的過程中產生「搭錯線」的現象。
" M6 ]1 E3 D, T+ U4 q4 w
( f0 o4 r% ?" [在治療上,目前仍有爭論,有時不必給藥也會自己好起來。一般在發病初期,可用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其他的輔助療法包括使用人工淚液,晚上用膠布貼住眼睛來避免曝露性角膜炎。若是真的無法復原,則可以請整型外科醫師幫忙。 9 b, `% [' ?% j" @ X" g
6 V& L) g' `; z7 S; l& ^
其實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很多,患者必須經過醫師的詳細診斷才能確定病因,幸虧大多數患者得的是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其預後相當不錯。 % L. b4 t3 k; u! L! R' n3 x6 M7 @
+ R9 X& k& H0 Q3 g
! k' W9 Q8 i2 J* L ~2 s& O醫學小百科「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
$ Q9 x& g) j" p9 Q& _2 a6 _) w. o3 y# ]: \3 Q. ?
顏面神經麻痺的主要症狀是嘴歪、眼皮不能閉合、流眼淚、味覺障礙、食物在口內有停滯感、喝水會流出來等,別人看來是嘴歪、眼斜的印象,對病人的身心都做成不少的影響。
# f: x) }7 k# y# m. O" u2 `& v* S5 n0 P" q3 A* U" g( W( t# A
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可分為:(1)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及(2)末稍性顏面神經麻痺兩種。前者常見於腦出血、腦血管栓塞或腦腫瘤等嚴重的腦疾病,顏面神經麻痺只是這些疾病的附帶症狀而已,麻痺本身並非這些疾病的治療對象,而後者麻痺則是其主要症狀,所以治療的第一目標是麻痺的處理。
5 R8 J1 W1 W8 V Q. q+ x: {% p! V8 L" }" P5 K3 [( q$ {
引起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有數種,但代表性的是亨特氏症候群(Hunt’s syndrome)及貝爾氏麻痺 (Bell’s palsy)。其他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還有外傷或腫瘤、中耳炎手術的後遺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