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談減重,您不可不知的另一個問題-進食障礙

談減重,您不可不知的另一個問題-進食障礙

談減重,您不可不知的另一個問題-進食障礙
" _( Z3 [. ]' `# t' L" R7 V / S+ G5 f. s$ ]3 r9 s
文:台中大里仁愛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 劉懿瑱營養師
# }3 K% O% K* o5 D# R
+ q. M1 l" q( k% Q說到體重控制,大部分的人馬上聯想到的肯定是現今最熱門的話題-『體重過重與肥胖症』,而許多人或許也知道『體重過輕與消瘦症』也是體重控制領域的一部份,事實上,談到體重控制,還有一個相當重要且棘手的問題-就是【進食障礙】,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於過度受到控制體重的影響,導致心理與精神層面失衡的異常現象,近年來罹患率有日益增高的趨勢,值得大家來重視它。
) ?" _% {1 n. d% E* `) w8 `( g  W1 A7 o  U1 X% g
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包括兩大類,第一大類為【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第二大類為【貪食症;bulimia】,接下來就為大家來介紹這兩種疾病。
' f* t+ P0 Y. Q3 O
( m/ m2 a* T- W 5 G6 O  J: _, X
神經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 n" H* t: x: N, n+ ]; Z
9 A5 l; f! Y" u- e
多發生在先進社會的富裕家庭成員,以年輕女性居多,主要的發生原因是社會文化過度強調苗條的優點,年輕女性為追求流行與害怕肥胖所引起的同儕間的刺激壓力,往往對於身材問題的反應相當敏銳,因擔心體重過重而開始拒絕進食,以求維持苗條體態,有部分的成因是與職業需求有關,如演藝人員、芭雷舞者、模特兒。這些人一開始是特意拒食,時間一久身體開始產生進食失調的現象:如看到食物會有噁心、嘔吐感,無飢餓感,經常性的激烈運動(期望藉由大量的運動來增加身體能量的消耗來減輕體重)、濫用瀉藥與利尿劑,嚴重時還會伴隨有精神疾病的產生:不安、沮喪,情緒暴躁與強迫性行為。" B# n2 q$ N3 \5 M) i
7 x) I# @& c! H8 z  b
神經性厭食者對於肥胖有異常的恐懼,顯現在對於體型有嚴重的錯誤見解(渴望極度消瘦纖細的體型),因此這類患者最明顯的特徵是嚴重的消瘦(最後會減輕25∼35%的體重)、月經停止、口唇病變、皮膚乾燥、脫毛、心跳呼吸徐緩、低體溫等新陳代謝減低的生理症狀。+ P( Q' C9 w$ s1 f( n& l

# H$ l5 L9 E6 y' x1 N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首重心理治療(精神治療)的介入,另外配合藥物控制共同來控制進食失衡的問題。這類病人通常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在營養照顧上,設法讓病人改變對食物的觀點,鼓勵病人循序漸進的進食,給予高營養成分的液體食物,對於病情嚴重有生命危險的患者而言,給予靜脈營養、腸道營養都是必要的。當病人的情況好轉後,開始給予病人能夠接受的食物,慢慢進展到軟質飲食,最後恢復正常飲食,期間所需要諮詢輔導的時間可能長達1至數年之久。
0 S. q7 t) t/ T  }' j: ~1 r  D7 F$ ~! L
* K9 `$ z, P% Y' t1 _- U# t( m& I
貪食症 bulimia; i+ ~: I1 \/ l# j& ~' H; `( a* {
: h6 @, k0 w5 [! D
亦稱為神經性貪食症,與神經性厭食症相同,常見於年輕女性身上,在美國約有5%的大學女生患有神經性厭食症,而約有20%患有貪食症,貪食症的患者,體重通常維持在理想範圍之內,為了避免體重的增加,會在有意識的暴食(binge eating)後,出現自我催吐或是使用瀉藥或利尿劑的異常飲食行為。近期研究更強調貪食症患者常伴隨有焦慮及憂鬱的臨床表徵。
9 h$ x/ r  p; M- H
9 b8 [7 s1 W9 U# I/ ~7 E) T貪食症患者常因為無法克制食慾而產生暴食的行為,隨後又因本身無法控制貪食行為感到十分懊悔,便立即催吐、吃瀉藥。患者介於貪食與催吐之間所帶來的生理及精神上的疲勞而感到憂鬱,討厭與人群接觸,進而有自閉的傾向。與神經性厭食症相比,貪食症患者較無法控制本身情緒的激動,嚴重時會誤用物質與逛商店行竊來滿足自己,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徵是,暗地裡自己循環於暴飲暴食及嘔吐的生活模式中,甚至於禁不住眼前的美食誘惑而枉顧健康。諷刺的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的反應是拒絕食物,而貪食症患者卻依賴食物。
6 m6 g, H+ \+ ?. W! \! a  a9 P0 l. q0 \! }4 @* q
貪食症的併發症包括牙齒損傷、喉嚨發炎、食道發炎、聲音沙啞及口角炎、臉上血管破裂、手長骨痂、代謝性鹼中毒、低血鉀症-這些都是因為長時間自我催吐所導致,此外過度使用瀉藥導致直腸出血、脫水、電解質流失、鈣缺乏等也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
, Y0 Y: w( z0 f3 w8 p0 F0 Z+ Z, \" h6 }5 i5 d! O  }/ Z( D
貪食症的治療與神經性厭食症類似,但與神經性厭食症相較,貪食症患者身體狀況不佳者較少。長期的心理復健期間,首先要考慮這類患者對體重的心理反應及評估所需的食物,且修正錯誤的觀念。一個相當重要的突破是病人要能夠區別催吐與減輕體重兩者間的差異,而這種改變是不能強迫病人的,必須藉有效的輔導技巧協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貪食症最佳的方法。
2 I+ R% r' o6 a4 `% f. u
  v. g' `( L; ?2 H; B9 b1 X患有神經性厭食症與貪食症的病人,在臨床案例中越來越常見,對於治療這些患有進食障礙而有心裡、精神與醫學上病態的病患,醫學團隊應該致力於疾病的認知、判斷,並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勇於面對,及早教育患者認識疾病,配合藥物與精神療法,及早日接受治療才是克服疾病最好的方法。
5 w' c) k9 V' p" c, z) R& J& H' H+ m: J" C4 M
本文由【台中大里仁愛醫訊六月刊】提供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