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家庭主婦遇「假檢警」 短短3週上千萬存款被騙光

家庭主婦遇「假檢警」 短短3週上千萬存款被騙光

自由時報  2023/07/08 一名年約50歲的陳姓家庭主婦,今年3月中旬接獲「假檢警」詐團電話,對方以其個資外洩,有人冒名申請貸款,可能會涉及刑案的老梗手法,誘騙她赴銀行辦理網路銀行與約定帳戶,並交付管理,結果短短3週時間,帳戶內上千萬元存款,被提領一空,始驚覺報警。刑事局預防科今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 Q) e/ f0 J( \6 K+ I  ~5 e
* z+ N% w3 m# F: g. @刑事局表示,這名住在中部地區的陳姓家庭主婦,當時接獲一通自稱「銀行客服」來電,詢問是否有申請貸款20萬元,陳婦聞訊回應並無此事,對方告知可能因個資外洩遭他人冒用,隨後幫忙轉接至自稱「165」反詐專線林警官接聽。
6 u0 ]5 T1 l! ~  ?7 R$ ~* M7 b' \! C. Y* w4 M5 O  C6 K! a
林姓警官隨即告知因個資外洩被冒用可能涉嫌刑事案件,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已由地檢署指揮偵辦,並轉接另名自稱陳姓檢察官接聽,告知可能涉嫌洗錢案件需「監管帳戶」,指示被害人至銀行辦理網路銀行,以及設定2個約定帳戶,並交付管理。
. @8 G" f" I! F) g. _
: A+ _7 G$ h  i' X  ~: b; E陳婦信以為真,依指示申辦後將網路銀行帳號、密碼交付,結果3週後驚覺遭登錄,先後轉出15筆款項,將帳戶內上千萬元轉出一空,馬上告訴家人狀況,始知受騙,向警方報案。
' s' v; b+ K6 E  C4 n. i2 u% H8 ^1 ?! F( I6 z# `( \
刑事局提醒,去年假冒公務機構(公務員)詐騙案件,被害平均受騙年齡為61.4歲,多具一定經濟能力,財損往往達幾十萬至百萬元以上,目前每月發生數為上百件,因此再度強調檢警不會監管任何的人帳戶,更不會要求收取現金或存簿,民眾聽到「身分遭冒用協助申請證件資金」、「監管帳戶」等關鍵字時,就是詐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