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測光"
漫談"測光" : I* R, ]) p( |( A. e, Y
若要說2 G o0 Y& M$ a6 k4 o6 h
攝影 的首要必學常識
( W8 k2 J; V5 O7 [0 _我想非 測光莫屬* H5 ]* j8 Z/ k5 A; W" J: w2 Z1 \* Y
測光的好壞 直接影響作品的成效# U; s5 l" A, k2 b
由於數位攝影的普及 在不花費底片的前提下
! x% ~5 r- ^8 \# e9 A( V越來越多 亂槍打鳥的作品出現
7 [9 F% [5 D& H! t況且經由影像軟體的編修 可以"掩飾"創作的失敗
* }& |) T# o5 h3 E. t; n! g逐漸改變 攝影原創的精神6 E! q; j5 Y3 B' w
一個學有專精的攝影者 應該懂得 尊重原始創作精神 p; V8 \; l; n+ ~% P' j1 ]
作品失敗 並不可恥 掩飾才是 對不起自己的行為
# }7 g1 w* [' }1 S2 g9 j
: i/ l9 t! ?3 K2 L$ u# Y6 L3 u為何 國際級攝影比賽 皆是以正片為首要遴選條件
( U4 n* \! e( A' k8 _! X! o& j% B6 }因為 彩色正片的 測光誤差寬容度最小 最能展現攝影者的功力' G3 R. s, G( ~6 S% {$ U- ?( {1 u& R
同時正片 也是最不容易後製修改的軟片
- a! d6 h3 @0 y$ U7 d)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 ]9 b! e: a攝影 是指透過鏡頭的光譜影像 投射在底片(菲林)上的過程 而允許光線投射在底片上的過程(快門,光圈) 就稱為曝光
9 E% P$ n z. \8 u# P8 z假使 底片的感光值好比一個水桶 水龍頭就好比光圈 盛滿水的時間就是快門 在結論是盛滿水的原理下
8 _# X0 i& u7 I* o光圈與快門就可產生好幾級的搭配方式
% v, }, q6 s7 T1 @. ?F2.8, 500/1 = F4, 250/1 = F5.6,125/1............../ u0 X0 u* a1 v, V4 _. W2 ^& X
很多人都認為 測光控制很難 原因在於被攝物體的受光量合受光情形都不盡相同 既使是1級的曝光差異也會但來迥然不同的視覺差異
y$ a& y0 w' R& v( M# ~; Y一般軟片的曝光展現度 差異約在5級(ev) 也就是說超過五級 暗的地方就是全黑 亮的地方就是全白 毫無色階展現能力 當然 要全然展現也不是不無辦法 但這屬於高階課程容以後再續7 s0 V; d% H& z
為了滿足5級程度的曝光寬容值 相機的傻光測光模式會將所有進入鏡頭的光亮測量 平均後以中階灰色的方式 定為攝影基準+ [8 _9 l1 b+ r5 M1 P: k5 j
所以會導致 拍攝出來的效果 跟原先預設的創作模式 有很大出入7 P4 D9 r2 w4 S C! 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j* ^. T: J6 e% w了解 何謂測光0 p; I, w9 w, B5 X5 ~& n( J
所有測光皆是架構在TTL測光表的模式下運作 無論是入射式射測光(測光錶) 反射式測光(相機)2 g2 j+ z- |- N: b" }/ t0 O3 z$ V
差異性 入射式射測光 是直接測量被攝物 所受的現場光亮照度 測出來的曝光值最為精準
3 l, M- I5 r/ {( [% o/ B5 w7 P 反射式測光 是測量被攝物反射回來的光線亮度 反射式測光TTL以 18%的灰階作為評量基準
* }' B1 @: e8 L7 }& V. ?4 Z為了標準測光 攝影家不是買專業測光錶 就是買18%標準灰階卡 後者使用簡單也較為便宜許多 只要將灰階卡放置被攝者的位置 然後讓他佔滿整個觀景窗 其測出來的光亮 就是現場標準測光值/ i- R/ j l( 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9 T, q) ~! c* }1 F% J4 V, P
曝光補償
W- F2 R; F: w5 c; u; C( R3 Q/ G! U由於反射式測光的特性使然. Z3 s( t- a) R
當我們拍攝漫天雪景 TTL會以灰階評量0 e ? ]5 N1 B r' ?3 O
所以我們會拍出 不甚雪白的雪景5 ~0 a. @; C4 D1 l" |: G8 T8 v
這時就需要加光補償9 t3 l- f' J# ?: b
反之 拍攝黑色物體 就需要減光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