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沒收犯罪所得「合憲」 法務部肯定大法官彰顯正義
自由時報 2022/12/02 憲法法庭今天(2日)宣示111年憲判字第18號判決,直指2016年施行的刑法「沒收新制」合憲,讓國家得以回溯沒收已故軍火商汪傳浦從人民口袋中污走的鉅額公帑。刑法主管機關法務部得悉後,肯定判決彰顯司法正義,保護守法民眾的財產。0 }8 ]$ G9 _5 e
) f& w _- S; ~: c法務部指出,沒收新制是依聯合國反貪腐公約規範及參照先進國家立法例,引進「非以定罪為基礎」的犯罪所得沒收方式,將沒收定性為「準不當得利衡平措施」,填補舊法漏洞,目的是阻斷任何人因犯罪而獲利的僥倖,以實現人民有感的司法正義。1 I/ L* s2 p) O8 e
0 |) V& q+ L0 X3 T
法務部表示,憲判字第18號判決宣示沒收新制並無違反「罪刑法定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與憲法並無牴觸,奠定了合憲性的穩固基礎,法務部予以肯定。. G p. f0 _; q: {4 t3 e1 N
G7 L. p2 x1 l2 m" t: A3 r
法務部說明,判決理由肯定法務部為了彰顯法秩序的公平性及不可侵犯性、強化人民對於法的信賴及確保社會依合法秩序穩定運作等重大公益,而努力推動刑法沒收新制的立論與正當性,並宣示犯罪行為人及非善意第三人,對其得依舊法時期持續保有犯罪所得「本即不值得保護」,使犯罪行為人沒有僥倖可能,亦無法享有犯罪所得利益。
" \7 j! j$ v( _. \8 L
X) q- r/ e4 h" g( X9 e法務部強調,判決不但彰顯了司法正義,更對我國刑事法制影響深遠,也為我國持續精進與國際接軌的洗錢防制、遵循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的成果等具正面助益,至關重要。, v2 s4 [3 ^7 |0 c
$ s1 Y- @( J, p
法務部表示,身為國家法治守門人,將持續督導所屬檢察機關,由檢察官本於權責,在偵辦個案時,針對所有財產犯罪強力查扣犯罪所得,並依法執行沒收,使犯罪者無從享受犯罪成果、無利可圖,澈底斷絕不法犯罪誘因,以達到有效打擊犯罪及保護守法民眾財產法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