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核心技術不外流 就能維持產業優勢

核心技術不外流 就能維持產業優勢

自由時報 2022/12/07  中華徵信所︰去台化說法太誇張   中國官媒、黨媒刻意曲解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去台化」,部分台灣輿論也跟進;CRIF中華徵信所認為,這是太誇張的說法,但要注意的是,若核心技術外流,未來恐將難以避免原料與加工製造「兩頭在外」的情況。
0 c5 s3 N3 i% ]% B$ r* ~# J/ k  d  r# Z& i; r7 d% \/ Q* g
中華徵信所彙整資料,二○一八年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金額大幅成長二九七.二%,到今年十月累計高達八十.九九億美元,約占台灣同期對外投資(不含對中國投資)金額的近十分之一。8 |: K5 F4 v4 X/ K6 b8 s# W

6 s* t, h0 F9 r2 O6 U( U. g5 l美國總統拜登將出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機台上機典禮,鴻海也宣布俄亥俄州的工廠不僅生產電動車,且要規劃「三加三策略產業園區」,全球第三大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日前舉行德州十二吋晶圓廠動土典禮,另如台達電、和碩、金寶、緯創、英業達、佳世達、光寶科等一線大廠也都在今年先後展開新一波東進美國。( {, l! ?' \9 n. x# w4 v0 m
/ k7 i3 Z. G8 r- r1 f. f6 r, O
中華徵信所指出,這些大型公司背後的供應鏈是數以百計、千計的台灣供應商,一旦供應鏈移動,台灣的相關技術、人才也勢必會跟著外移。/ r: a/ K6 b" z9 _. ^" e+ u. E

" J0 k2 f$ J$ t# A' x2 u中華徵信所認為,「供應鏈去台化」是太誇張的說法,因這些大型企業仍會在台灣投資,但要小心核心技術外流,確實可能造成訂單在台灣、製造與整合在美國(或者歐洲及日本),台灣產業核心價值的優勢就會跟著下降,未來也將難以避免原料與加工製造兩頭在外情況;最終先進科技製造也無法再為台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新的高階就業機會,也都可能外移。
: w$ M7 v/ w/ S) `9 e) Y+ s) }3 ]) l, p2 z1 G0 K2 q! I
中華徵信所提醒,從整體的經濟發展考量,台灣需要全球市場,只要做好配套措施,台灣也不必害怕面對所謂的「去台化」;關鍵在於當台灣先進科技產業大舉「東進」,對長期經濟發展是否達國家安全層級,值得思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