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2/12/27 台北市某大型醫院陳姓女護理師,上午6時騎機車到醫師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腰椎骨折等傷害,且需使用背架,休養長達半年,向醫院申請職業災害費用,但醫院認為勞工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是否為職業災害,尚有疑義,且陳女是主要肇事者,拒絕支付職災補償。高等法院審理認為陳女在上班發生車禍,屬職業災害,且採「無過失責任主義」,醫院有補償勞工責任,今判應支付陳女316萬多元,可上訴。
0 F9 }- r& D: J8 {' T$ [5 [$ q
7 P2 Y5 q6 Q& J1 @7 G1 e% p判決指出,陳姓女護理師於2016年5月5日上午6時10分騎機車到醫院上班,不料,當她經過北市辛亥路口時,因前方許姓騎士突然減速,陳女來不及煞車,從後方追撞許男後倒地,使她腰椎骨折、下背和骨盆挫傷,全身有多處挫傷,醫院診斷她必須住院接受治療,並使用背架,宜休養3至6個月,她因此以職業災害為由,向醫院申請職災補償。
5 f8 _( a: D( ?0 @1 }
/ T- w8 x/ W( D l: k不過,醫院主張,勞基法第59條並未明白規範職害的範圍和定義,陳女上班發生車禍是否屬於職業災害,仍有疑義,加上,依據台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的鑑定結果,陳女是車禍的主要肇事原因,不應將損害轉嫁給醫院,應將陳女請求職災補償判決駁回。
& v# a: V4 u; Q5 a0 M
/ p* k7 q' w- G4 O7 ]' p3 x N高等法院指出,勞基法第59條規定的職業災害補償制度是採「無過失責任主義」,凡是僱主對於業務上災害的發生,不論有無故意過失,均應負起補償責任,因此陳女發生車禍確實屬於職災,依法可向任職醫院申請職災補償相關費用。
9 K; S5 G; a* m9 S
! o0 m: N' S9 v! Z5 Z$ }
高院審理認定,醫院應支付陳女包括醫療費、住院費、醫材費、不能工作期間的工資補償等職災補償費用�

6萬多元。還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