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05 據集邦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2年液晶顯示器出貨量約為1.35億台,年減7%。展望2023年,考量疫情帶動的需求紅利退場及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液晶顯示器出貨量恐續降至1.27億台,年減5.8%,回到疫情前水準。
3 Y% }4 o* k1 _$ Z8 m# b3 V4 N8 ?( t( j+ j# N' X* @4 @, h/ c( P
集邦指出,去年第二季起,烏俄戰爭加劇通膨程度,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預算明顯被民生用品排擠,導致液晶顯示器需求急凍。不過,由於2021年歐美地區商務訂單尚未完全消化,部分遞延至2022年,使2022年上半年整體液晶顯示器需求有撐,出貨相對穩健。美系大廠HP並因此重回出貨量第二名,AOC排名回落至第三,Dell蟬聯冠軍。
3 h/ r# B S0 Q- k1 |7 a
4 C+ g* q: A$ L) _* O7 ?3 m觀察前十大液晶顯示器品牌廠2023年所設定的出貨目標,因歐美商務新訂單需求明顯萎縮,Dell、HP在2023年的出貨目標分別較去年衰退11.4%及3.1%,中國商務品牌Lenovo則預估今年出貨與2022年持平。
' W" _& `& U u B" ^2 h' V4 I; q9 Y. a2 ]
反觀消費品牌,多數業者2022年出貨表現不佳,今年出貨目標普遍較2022年明顯成長,如台灣Acer訂下要成長19.4%目標,惟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可能萎縮下,能否達成目標,有待觀察。
, Q3 \$ R" h" v) S* ] R$ g# ^5 \3 ?
2 z' d8 U: u9 B& X集邦認為,在經濟持續逆風的預期下,相較追求擴大出貨規模,提升規格以維持獲利能力或許顯得更加重要,例如布局高階的OLED監視器產品,亦或是如Dell及Acer兩大品牌積極計畫將現有60Hz或75Hz產品提升至100Hz,皆是提升產品規格以維持獲利的方式。
( {6 |) Y. H* t& ?$ U
& j$ b*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