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17 彭博報導,在歐洲熱戰未歇,美中冷戰升溫的背景下,全球正面臨選邊站的壓力,政治領袖致力避免從天然氣到半導體等關鍵物資短缺之際,也在擬定新的經濟優先性,十六日登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料將圍繞著相關地緣經濟風險進行辯論,其中,台灣、晶片與能源是今年令人最感憂心的三大熱點議題。
- O6 M8 V6 f# h. H: r
. |2 f) H/ Q; W: w- G+ j
報導指出,美歐領袖憂心台灣將成為新冷戰的下一個戰線,且冷戰可能變成熱戰。儘管五角大廈表示,沒有跡象顯示中國即將攻台,但預料中國對台行動將變得更挑釁。美國總統拜登已承諾,一旦中國侵略,將派兵協防台灣。
7 b# Q: N6 o; w3 R6 q( s* [1 E- p( `2 V! _) D: [2 }3 n% c# I
兩大強權除了直接衝突的危機外,也出現經濟面對峙:台灣不僅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家,更對全球所有類型供應鏈至關重要,即使情勢升級尚不到戰爭程度,如中國對台實施封鎖,都將引發巨大的骨牌效應。
1 M7 Z) F* h _
- b _+ H1 e, p9 A. ~# f" z, }& O國際金融協會(IIF)執行長亞當斯說,「中國對台行動及西方可能回應,是大家謀劃的緊急事件;每家公司都在推敲相關制裁將會是什麼?以及誰將與美國同盟」。
0 z( F' a4 ~: N7 V
2 e K U: B' @) Z9 x" Z報導指出,半導體是從電動車、彈道飛彈到新人工智慧技術等所有領域的關鍵元件,並逐漸演變為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一個戰場。過去一年,拜登政府祭出出口管制等措施,防止中國採購或製造最先進的晶片,並為本土晶片產業推出五二○億美元的補貼計畫,將晶片製造能力帶回美國。
9 g ?8 ^) Z6 G5 R2 ?4 p
M' j6 a+ l; e9 ]3 l1 \3 k V- d: W! s
美國宣稱,其管制是針對中國的軍事應用,但北京指控,這是美國企圖遏止中國經濟進展的更廣泛努力之一。美國盟邦必須參與,才能使管制奏效,荷蘭與日本已同意加入美國陣營。
7 D1 Q+ e" H. M; R1 e! e
% d2 E3 X* ]6 h8 P; S0 h. R0 f5 G能源是美歐與俄國經濟戰的核心,雙方意圖將能源武器化。俄國拒絕出售石油給任何參與價格限制的國家,美國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試圖實施該限制,即俄油價格上限為每桶六十美元,此舉使俄油出口遠低於該價格門檻,可能擠壓俄國為戰爭提供資金的能力。
- m. G% U6 s0 e e* I9 T' I# | d4 F- \4 t2 Q2 L5 h
不過,俄油仍有買家,尤其是印度、中國與土耳其;如果俄國完全停止供油,去年油價飆漲、推升各國通膨的景況可能重演,而俄國關閉天然氣管線也造成全球供應重大短缺,今年有可能再度看到各國爭奪液態天然氣的局面。
- a* P5 o5 z: e1 @% c$ J4 F8 x) R" r3 m6 i: R9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