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局四管齊下 防範詐團偽冒開立電支帳戶
自由時報 2023/01/26 為避免詐騙集團利用不法手段,竊取民眾個人資料、進而偽冒開立「電子支付帳戶」,金管會銀行局今天(26日)表示,已與內政部警政署、銀行公會及電子支付機構等單位召開多場會議,除了要求電支業者「分享可疑態樣」、「加強身分驗證措施」、「建立聯防機制」外,並「研議修正銀行公會自律規範」等4項因應措施,以減少類似案件發生。% ]- c/ e+ J. k
. l- }8 ]# W, B3 d0 U 嗶一下,用手機就能付錢消費!被稱為「嗶經濟」的電子支付(電支)業務,不但能用來小額支付交易,還具有儲值、轉帳等多項功能,因此,在國內快速且蓬勃發展。
# W% a n7 A) i
; \( v; X! {3 ?2 Z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去年11月底我國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者達2137萬人(未歸戶),較前年同期大增584萬人,年增率達37.60%。
1 O8 C5 B, R# @4 ^: U: Y6 m1 a2 I
9 o# f3 V! j% X4 Z" e 不過,電支帳戶的便利性,也遭到不法人士偽冒利用!金管會銀行局說明,近期有詐騙集團以政府機關名義,大量發送簡訊連結至民眾手機,民眾若誤信點擊之後,將被引導至不明釣魚網站、填入個人資料及銀行帳號等資料,然後,詐騙集團即利用這些不法取得之個人資料,偽冒開立電支帳戶,以作為違法詐騙之工具。+ @9 R) X* R }) B: @6 p/ z/ z
3 N: W3 N( O9 c1 P( |! Q 對此,銀行局官員指出,有鑑於國內詐騙手法推陳出新,為避免詐集利用不法取得之民眾個人資料冒開電支帳戶,金管會已與各單位召開多場會議討論,除要求電支業者落實「分享可疑態樣」、「加強身分驗證措施」、「建立聯防機制」,另外,更請銀行公會修正自律規範,以降低詐騙集團偽冒開立電支帳戶之案件。
. H; s8 A0 G6 u# Y/ ^" C
1 x/ r. j$ i( T( ? 銀行局強調,將持續督導電支機構業者,以協助民眾防制詐騙,也呼籲民眾針對各種不明訊息,應查證其真實性,並妥善保管高度機敏性個人資料(包括:身分證及所載資訊、銀行帳號密碼及簡訊OTP驗證碼等)。針對相關訊息是否涉及詐騙有疑義,民眾可以撥打「165」警政署防範詐騙專線、進行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