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30 根據「以色列時報」報導,來自以色列和德國的考古學家表示,今年1月初在以色列南部阿拉伯谷地區(Arava)挖掘出的遠東織物遺跡,可追溯到大約1300年前,這表明存在著一條以前不為人知的「以色列絲綢之路」。
4 t! t- q0 t* w/ q5 q1 q1 _* d
! S. a& ?6 R% R/ M
考古學家是在靠近約旦邊界的Nahal Omer遺址垃圾堆中發現上述遠東織物遺跡,根據碳定年法,這些織物可以追溯到公元7、8世紀。由於內蓋夫(Negev)沙漠的乾燥氣候,這些古物保存的狀況非常好。
- h$ @8 g4 i+ B& @* _) t, G
7 Y7 h- Y6 J2 n9 L; I' p這項挖掘工作由德國贊助,並且由海法大學、哥廷根大學和以色列文物局(IAA)的考古學家進行。研究人員猜測,這些產品來自印度、中國和現今的蘇丹等地。海法大學考古和海事學院的巴爾奧茲(Guy Bar-Oz)教授指出,這意味著歐洲和遠東之間有一條迄今未知的貿易路線穿過這個地區,也就是說,存在一條穿過阿拉伯谷和內蓋夫沙漠的「以色列絲綢之路」。
/ g# [7 x8 P, A* Z% p
3 y, a& b8 a$ q; @0 ~- T* ?1 o這些考古學家指出,「這是迄今為止在以色列Nahal Omer遺址中發現最重要的紡織品」,其中不僅有衣服,還有繃帶、皮環、腰帶、襪子、鞋底甚至梳子。從這些發現的織物和其製造方式顯示,當時人們對來自東方的奢侈品需求量很大。
7 E& C0 ]% b' O
( Y" [3 L4 X9 @! ~! P3 h; K考古學家發現的織物中包括用Ikat編織技術製成的紡織品,這種技術未在中東地區使用,但在印尼卻很普遍。在這種織造技術中,紗線的各個部分在加工前染色,白棉和彩色羊毛的織造工藝再次表明了受到波斯的影響。
# w' ^6 M; ?( Z; t# c2 u$ @
& n8 m3 k1 l+ y- P+ V9 AIAA指出,這些發現可以「闡明沙漠地區前居民的物質文化和日常生活」,並「反映內蓋夫歷史上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時刻」,並為分析當時的政治、技術和社會交流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在古代晚期,不同類型的貨物貿易已經開始,從中國和印度穿過阿拉伯谷,通過麥加和麥地那到達地中海國家。
+ [1 y( O' b: t5 a& l. g2 A$ V
3 l$ v% E% T5 [& G9 K巴爾奧茲表示,新發現的路線可能是經過以色列北部的「傳統」絲路的一個途徑。這條次要路線可能經過阿拉伯谷,將絲綢之路與以色列的主要動脈連接起來,包括加沙和阿什克隆的港口,而這2個港口又是通往地中海的主要通道。
7 ?& f6 P* V# ~ `+ g, @! j/ U
8 N2 r" `! \* {9 \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中國和遠東與中東的貿易路線網路,絲路的蹤跡最遠到達歐洲。其中大多數貿易路線從公元2世紀一直使用到了15世紀中期。
: J5 W1 w! E4 `% K" F
s0 U! N. n3 D& ]5 M& ] E; D0 k巴爾奧茲表示,先前已有人在Nahal Omer遺址周圍進行了挖掘,但還沒有人關注那些古老的垃圾堆,現在卻變成了有價值的遺址。他說:「我們已經挖了5公尺的洞,幾乎在每個掩埋坑中都發現了有機物質,這就是這次發掘的不可思議之處。」
7 e3 C: c* P( e4 v( g& ?
- {: D# A/ T; S這項挖掘工作計劃將在今年夏天繼續進行至少2年,研究團隊會進一步對發現的東西進行分析。
* p$ N- ^6 `& K3 e. A
/ G5 S, C* n! k$ B p1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