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2023/02/12 金管會開放辦理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俗稱「機器人理財」的業務迄今已近6年,期間曾三度鬆綁助攻。金管會證期局公布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已有16家業者開辦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客戶數已突破16.4萬人、資產管理規模達62.75億元,去年全年規模成長達29.12﹪。
+ l0 g' f7 ~ x0 ~3 D1 r
# X( y3 }2 H3 R' J4 @: s' N C8 b# ]證期局官員指出,我國近三年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從25.04億元逐步成長至62.75億元,呈現逐年成長趨勢,其中2021年有爆發性的成長,規模從25.04億元成長至48.6億元、年成長率高達94.09﹪,客戶數也從8萬6,833人高速成長至13萬5,759人、年成長率逾五成。
6 j% w/ i% A n
( b; Z1 O' s7 I; R V/ B* u" k3 R+ ~9 m證期局官員進一步分析,去年在疫情推升、市場波動下,機器人理財除了第一季呈現負成長、季成長小幅衰退0.27﹪之外、第二、三、四季都呈現正成長,全年規模新增14.15億元、整體成長了29.12﹪,客戶數也從2021年底的13萬5,759人成長至2022年底的16萬4,413人。
, b1 o' k: |% ~1 v5 B6 S* K
, I7 V' r6 |# Y2 v據證期局統計,目前從事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共有16家業者,包括3家投信(復華、野村、群益)、4家投顧(富蘭克林、鉅亨、中租、阿爾發)、9家銀行(王道、兆豐、國泰世華、永豐、華銀、一銀、新光、合庫、中信銀)
+ e. e5 L( ^( M& U, G z$ I8 T1 C4 j P6 d' } D0 d
證期局指出,金管會除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外,也在兼顧保障投資人權益的監理原則下,放寬機器人理財相關限制,最早在2017年6月30日發布了「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開放了機器人理財業務。
/ z+ Q+ X1 K# z2 t$ ^
9 }2 C) W8 B5 \4 a; l之後金管會作了三波鬆綁,包括:在2017年8月1日及2021年11月18日發布令,放寬自動化投顧服務進行「自動再平衡交易」相關規範、2022年10月13日核備投信投顧公會函報「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辦理以行動身分識別(Mobile ID)身分驗證程序線上簽署證券投資顧問委任契約應遵循事項、放寬投顧事業得以行動身分識方式確認委託人身分,於客戶線上簽署證券投資顧問委任契約,為機器人理財業務助攻。
3 ]* L$ ? ~. Z; N8 p- z: t
" l3 B6 D' q) v# l; |0 {' r, j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