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下一場科技戰? 美研議管制「腦機介面」技術出口中國

下一場科技戰? 美研議管制「腦機介面」技術出口中國

自由時報 2023/02/20 透過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術,穿上「外骨骼」的士兵不僅戰鬥力爆表,也能長時間負重行軍而不覺疲累,如此科幻景象極可能成為未來戰場的現實。為阻止中國在該領域急起直追,美國繼限制中國取得人工智慧(AI)等技術晶片後,也研議對中國實施BCI技術出口管制。. Q3 F0 W( G. V+ b8 \- L: [# a

( M9 [! b$ h, P. C2 e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近日與腦科學業者及學者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為可能制定相關出口管制徵詢意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波爾曼(Matthew Borman)說:「我們必須精準限制那些可能進行濫用的國家獲取相關技術」。6 ?, |1 q+ r7 C( o6 e
! t, ?1 i" M7 [  }/ \' N
BCI涉及解碼大腦信號,並將信號傳輸至外部設備,以執行各種操作。目前該技術主要應用於醫學,例如為肢障人士量身打造可憑藉「意念」控制的義肢。& @3 P4 q3 W, B) O  x
, s4 i/ {. F4 t3 d7 d4 T
報導說,該技術被認為具潛在「軍民兩用」性質,因此與生物技術、AI及先進材料同列為對國安有重大影響的「新興與基礎技術」,依法BIS須對中國等受關注國家制定出口管制規範。
3 i9 Q( {0 c# `5 L; d0 ^# g7 u* [+ ]0 I7 F# r; S' o( G" J
喬治亞理工學院技術政策專家柯薩爾(Margaret Kosal)警告,人腦直接控制機器人的技術未來極可能應用在戰場上,而中國的戰爭倫理與西方不同,恐造成BCI軍事運用的中西方不對稱。
: d7 o* }) }4 {0 {' W3 V" v
6 H, G! K# s. f3 F; h6 G6 t報導說,中國將BCI與AI無差別融合的戰略,亦引發許多倫理上的疑慮。專家憂心,BCI的潛在作用不僅在於以人腦控制機器,未來也可能讓機器控制人類的情緒和感知,進而「重新定義」人類。% T8 Y0 P+ f' R6 P% S( _  i

0 `1 q4 N2 u) H. z5 P( G( |6 h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首席分析員漢納斯(William Hannas)指出,相關技術可以調節人類情緒,中國在這個稱為「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領域「非常活躍」,已發表數百篇中文學術論文。他說,該技術的明顯危險在於「其出於政治、『社會』目的,驅動人類情緒的能力。進一步說,在神經元水平上也存在所謂『思想控制』的潛在能力」。
# Z, L/ d; f  o: x2 Q8 R
# o) I6 ^4 p; R' B$ `9 |6 ` ' i, M; q3 V6 E) q- Z+ D

+ a4 A+ M2 m8 a+ W) _8 ~$ W1 _4 n報導說,中國BCI研發大幅依賴外國核心技術,但其在科技倫理與道德的限制較低,因此可能在BCI的應用取得領先優勢,據悉,中國相關計畫預算已達32億人民幣,整體規模預計達百億甚至千億人民幣。
- _6 @1 _: O3 q" r: \7 q* R. M0 \9 Z* v8 B$ e7 D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陶虎曾撰文說,BCI是中國在科技戰上「最有可能迎頭趕上」甚至「直線超車」的領域之一。為此,柯薩爾指出,「如果美國想繼續成為此領域的領導者,出口管制將至關重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