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帶原者全套檢查防肝癌 別忘檢測病毒量
$ {- t! w4 x5 ~7 b. o 更新日期:2008/10/10 00:05
5 [) L8 N/ [& P, ]. @3 A( [) n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九日電)三十三歲的黃老師國中時得知是B肝帶原,大學時肝炎發作,卻無黃疸,三年前發現肝癌時,肝臟指數仍正常,那時才知道她的肝臟檢查只做半套,後來長期服藥抑制B肝病毒。她今天以切身之痛呼籲B肝帶原者每半年不能只做肝功能指數檢查,還要做超音波、胎兒蛋白及病毒量等三種檢測。
7 P7 m3 F/ @) m* V
0 _1 f. L1 F, J& _; m
( E' {- T' f4 i4 S% s黃老師和她的主治醫師成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定宗,以及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簡榮南今天出席B肝策進會台灣分會舉辦的活動,三人強調,三十五歲到四十歲或家有肝病史的B肝帶原者,應定期抽血檢測B肝病毒量,目前每次自費約新二千元,中央健保局正在審查是否列入健保給付項目,
' A7 H' @, C; |% C& \$ l
) W8 M) R9 a0 L- E' |& h
1 F; m9 I f) G( T% f* h' F黃老師說,第一次肝炎發作時,門診醫師一度誤診為腸胃炎,她到成大醫院住院,才知道肝功能指數高達六百,遠超過正常值四十,都快「肝昏迷」了,人卻沒有黃疸;後來又有兩次小發作,身體也沒有明顯的感覺,三年前發現肝癌時,肝功能指數都正常,再驗才釐清胎兒蛋白數值破表。手術後,她自費服用抗病毒藥物,才開始了解測病毒量的重要性。
; U# R; ^; b. ?+ p, B" R. e, y( ~7 X+ e) }: Q0 R
0 L. ^6 ]. x/ P. M2 u
簡榮南表示,B肝病毒本身不會造成肝硬化跟肝癌,但人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的戰場是在肝臟,雙方「打仗」後,「戰場」會受破壞,造成肝纖維化,久而久之引起肝硬化,人體修復作用會再生肝細胞,但是基因調控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時候,就會有一次出現調控異常,就會變成致癌基因,引起肝癌
4 U6 g9 F5 v. p( _3 b. O
( P X# e/ H1 x& r' A
3 R. o6 S2 ^* Y$ Y( {" Q簡榮南說,年紀也是日後罹患肝癌的關鍵,長庚研究指出,病患若能在三十歲前靠自體免疫功能,抑制肝炎病毒量到量測不到的程度,未來罹癌或演變成肝硬化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一,但如果四十歲以後才抑制肝炎病毒量,此罹癌機率將升高至百分之二十七點三。
( a6 E& H' ?2 ?+ B5 v8 A _' a) L8 y3 V/ z0 @1 L$ P4 |
: V7 W0 N! L4 s張定宗說,B肝病毒量的多寡,也與B肝口服藥發生抗藥性高低相關,如果患者能在服藥六個月內將病毒量殺到愈低,治療成功率就愈高,如果病毒量殺到每c.c.血液低於三百個,測不到的程度,就達到治療目標,日後患者每半年追蹤檢查預防復發即可。
1 I. m, k1 }, V% H' j9 l5 T |6 ?9 e- G/ H4 @' `# J-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