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強台積電還需要台灣補貼?學界將進行公開辯論
自由時報 2023/04/20 被譽為「護國神山」的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已是全球市值前10大企業,卻仍享受政府租稅優惠及台灣的便宜水電,究竟台積電是否需要臺灣補貼?臺灣大學和臺北商業大學將在5月21日舉辦舉辦校際辯論賽,並展開網路調查,希望由國人共同找出答案。
4 v5 U2 D2 z8 R# h4 H* |
) A" j4 J" w8 e! K由臺北商業大學設立的校級研究中心「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今(20)日宣布以「全球十強企業台積電還需要臺灣補貼?」議題,展開網路調查和校園辯論賽活動。# ^9 ]9 r+ y2 e0 o2 `- Z
7 _3 t0 x$ N& |9 r y
目前贊成繼續補貼的理由,主要包括台積電是臺資、外資和官民營合作的典範。且台積電對臺灣製造業貢獻大,2019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達2.8兆元,占全臺灣製造業產值的16.8%,其中台積電的產值佔比28.6%。 台積電是就業率和高薪代表企業,2022年台積電的稅後盈餘1兆165億元,其創造的獲利、投資和稅收不可小覷。+ H& `, O/ X& [7 ?6 B9 A( P1 A: H
4 h: e, B; v- r; _$ ?反對繼續補貼的理由,則是台積電的外國股東占比達72%,在台灣享受便宜的水電,已成「吃電怪獸」。且台積電近兩年稅率約11%,但目前業營所稅率是20%,台積電每年享受約600億的租稅優惠,72%的外資股東,收到股利就大筆匯出。租稅優惠獨惠科技業,造成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失衡。) [/ J% Q, a7 ?7 y# I, {
! E& x0 }: ^$ v9 j
此次臺大和北商大的財經議題校際辯論賽,邀請財經學者和專家擔任辯論賽的評選,包括元大投信董事長、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基金事(Webzz)金融科技公司創辦人、曾任貝萊德資產管理亞太區零售業務主管暨董事總經理張凌雲、樺晟集團金融科技與服務事業總監徐千婷,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暨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長郭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