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4/23 法國總統馬克宏9日結束訪中行程在總統專機上接受訪問表示, 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強調歐洲要戰略自主,不應成為美國附庸,這番談話引發軒然大波。美國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副總裁卡拉法諾(James Jay Carafano)和該基金會柴契爾自由中心高級研究員(Victoria Coates�

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撰文指出,由於馬克宏的言論讓華府憤怒,美國應重新檢討對烏克蘭戰爭的捐助程度。
4 [- [! A+ p3 J. y7 Y) Z' J% c( N) \" s7 @- ^) U; u+ b1 r; f
文章指出,馬克宏的言論揭示了一種自私和憤世嫉俗的觀點,他希望美國承擔烏克蘭戰爭的大部分負擔,但認為法國沒有義務在太平洋發生戰爭時支持美國。因此,套用馬克宏去年12月在白宮的談話,「我們必須在烏克蘭問題上成為戰友,但美國必須單獨面對中國」。
- {' m& x9 }: c3 E7 l4 g2 _0 N' A' v5 M, V3 l- y3 c" r6 m( l, r% o' U
文章指出,馬克宏的言論應該喚醒華府,應重新考慮美國作為烏克蘭戰爭主要捐助國的地位,美國國會應該要求白宮提供一份關於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在過去14個月中參與資助烏克蘭的完整報告,聯邦眾議院還應該明確表示,在收到這份報告之前,不會考慮今後為烏克蘭提供額外資金的任何請求。
8 g7 B, e& Y2 m' T3 U0 c$ d& a
* A1 S( h& m% |& O9 ]; |5 T
兩位作者強調,拜登將烏克蘭戰爭描述為與歐洲盟友共同展開的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全球民主鬥爭,但馬克宏的談話暴露了這個理由是虛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