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23/04/29 印度法院近日駁回中國小米公司對於約6.8億美元資產被扣押的申訴。陸媒環球時報報導,小米在印度的最新遭遇,讓多家中企意識到在當地經營可能面臨更困難的局面。
0 ?* R7 e9 F- H
# @: ?" ~: x$ _1 C2 ^ Q& n6 y6 _小米公司2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正在研究此事,等待書面命令,並說小米在印度的業務符合所有當地法律法規。
5 m" `2 ~) U4 S* q9 X
7 M/ ~5 E3 Y' O8 Y% {環時引述深圳蘭迪律師事務所海外投資業務部負責人黃雪杉說,小米資產屬於被凍結的狀態,案件仍在審理,最終判決結果未確定,還不清楚小米能否恢復被凍結的資產。小米如果確實沒有違反印度法律,透過法律途徑爭取自身權益是有可能成功的。
) M0 B- p# Y1 J% l( R' h
6 D& N# t' v8 `9 ?- K$ P9 b+ b小米於2014年開始在印度發展業務。分析機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060萬支,年減20%,其中小米下滑到第4位,出貨量500萬支,蟬聯20個季度的銷量榜首被韓國三星奪走。
" Y2 P4 L! r7 [$ h
! @9 G- u* q# C. y4 k+ l報導說,「手機行業只是印度打壓中企的一個縮影」。2020年中印兩國邊境衝突後的政治緊張局勢,讓許多中國公司難以在印度開展業務,此後,印度以安全為由,禁止了包括TikTok等300多個中國應用程式,並收緊了對於在印度投資中國公司的管控。
+ P5 X8 k4 n" f0 m4 f3 V4 d8 H
7 B9 m8 C: P% e1 P& x: U% u! q
據指出,利用稅收和法律合規等方式打壓中企,是印度官方近些年慣用的手段,近兩年至少有500家中國企業受到印度的稅務和合規性普查。
% R5 ^+ f+ |" Q
* P! H; h, H6 v( T. {
此外,報導說,簽證也被印度官方拿來做文章。多名在印度的中資企業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印度幾乎完全暫停了中國赴印簽證的發放。這讓中資企業無法更換管理層,部分企業破產,部分則陷入癱瘓狀態。
& V) \* H* I: u9 B" L8 b4 l2 }
對於小米的最新遭遇,報導引述長期在印度的中國企業表示,「印度這樣無理打壓在印中資企業已經見怪不怪,但該做的生意還是要做」。目前留在印度的中資企業主要是蘋果手機供應鏈上的企業,「不少企業都離開了」。
! N/ \! L& ~4 |) s, }! r/ f9 z. W4 }4 ~) [8 u5 B e* j
中印越電子(手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對環球時報表示,許多在印度的中國企業處於虧損狀態,用中國國內資金輸血。目前在印度中資企業多集中在重資產領域,也有包括阿里巴巴等輕資產企業保留部分股份。
( o4 j- p' B4 z. R8 s9 j! q/ o7 f9 L2 |" }
楊述成說,面對印度政府對於小米等中企的打壓,為了保存現有市占率和確保先期投入的收益,這些中國企業艱難維持在印度的營運。
' }- C* b% N. P* n$ B: _; M" c% q- C# X2 T. R
路透社報導,印度聯邦金融犯罪機關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去年指控小米以假冒支付權利金的方式違法匯款給外國實體,因此凍結其資產。小米則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
" C* i& D0 h; Q( v6 |" u4 @- M! z0 E( f
印度執法局對小米公司資產發布的扣押令,獲得按印度1999年外匯管理法(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Act)指派的主管當局(Competent Authority)的核准。小米印度分公司對於這道命令提出法律挑戰,卡納塔卡省(Karnataka)高等法院21日予以駁回。
7 }# Z/ [) C1 Y) |
' @0 G5 I( g5 s, }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