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VS.金融股 內外資各有所好
自由時報 2023/11/13 上週外資與投信連袂買超,外資回補一四八億元,投信連續十五週買超、金額達五十四億元;其中,外資買超鎖定金融股、投信則幾乎都是電子股,內、外資明顯不同調。
: E5 \& Q. U, v5 }) \5 P C( S* O( H! e" |
今年十一月初外資由賣轉買後,連續兩週積極回補金融股,上週外資週買超排行,金融存股族最愛的玉山金榮登榜首、買超逾三萬張,中信金、第一金、兆豐金都在前五名,元大金名列第七,買超張數都上萬張。+ u K) r8 i( o" g9 }# h/ J+ \
0 v; t4 x' {& C2 M9 i: T c; x
國內十四家金控自結十月稅後盈餘合計超過二五○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盈餘超過三六四六億元、年增逾一成。法人認為,外資先前痛賣金融股,但著眼於獲利表現轉佳、回補持有部位,本週金控接棒舉行法說會,金融股有機會再上;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十二月將再度召開利率會議,後續發展仍不可掉以輕心。+ t0 i; B/ ?& U) M
! P! p. T: i0 @/ c9 S) m
至於投信買超以緯創、華通、優群、仁寶、東陽、宏捷科等為主。聯邦投信金鑽平衡經理人解豐銘認為,預期第四季焦點重回AI、品牌手機拉貨、庫存回補、明年做夢產業,建議投資人不追高殺低。/ c" A9 m. V4 a! x5 O1 [
; G3 | |0 x8 A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AI server供應鏈的市場展望同步看升,特別是全球GPU需求持續成長,預料缺貨潮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並未大幅受到美中禁令影響,NVIDIA業績暢旺有利於相關供應鏈股價表現,預料關鍵供應鏈廠商今年獲利有望繳出雙位數成長,且對AI族群投資信心具有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