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0/24 工研院今(24)日舉辦「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論壇」,發布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受全球需求疲弱、國際訂單下滑影響,2023年臺灣製造業面臨庫存調整,預估產值將年減10.68%,這是經歷連續三年成長之後,重現衰退走勢。
- E. p! X: f8 L& _8 m
! n/ ?7 b" i9 m: u# |* S- c隨著庫存逐步消化,在通膨趨緩、新興科技應用結構需求帶動,外需有望緩步改善,工研院預估2024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將由負轉正成長,約新臺幣23.38兆元,年增達5.49%,四大產業皆恢復成長。
' x, ~) p7 f' C# E
+ l7 L! d: I: _! X1 r$ F! k此外,國際供應鏈重組加速進行,產業在生成式AI驅動下帶來創新應用機會、全球運算需求驅動半導體技術突破,工研院建議宜調整全球布局策略、發展新興機制加速創新、深化半導體關鍵技術布局穩固國際戰略地位。
" y# I& [0 f0 W! Z, Z+ [% }" @
" z( y% b5 b" k( I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通膨雖緩但仍頑強難降、各國央行大幅升息衝擊需求,2024年先進國家發展預估將會趨緩,全球經濟成長仍仰賴新興市場驅動。主要國家製造業PMI雖仍處萎縮區間,但多已連續多月上揚,復甦力道漸強。伴隨出口緩步改善,臺灣製造業產業庫存回歸正常水準,產業景氣將逐漸回暖,業者投資意願增強,輔以節能設備投資態勢延續,民間投資可望轉正。在外需改善、投資轉正、消費穩健下,經濟成長動能回升。惟地緣政治緊張、區域軍事衝突不斷、經濟分化加劇、中國房市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一定風險,後續須持續關注。
o5 o& D, Q) c* @* y
. T8 i/ U6 z" O( f2 S就製造業四大業別預測結果,金屬機電方面,金屬商品報價近期因需求疲弱下跌,但在製造業回暖、中國穩房市政策展延、汽車產量回升下,輔以能源轉型商機、電動車需求仍在,產業景氣可望緩步回溫。此外,半導體大廠衝刺全球布局,帶動高科技生產設備需求回升;綠色/智慧製造商機成形、風能和航太等新興市場崛起,有利工具機、無人機產業升級發展。唯投資動能仍弱、中國下行風險未除,預估2024年金屬機電業產值將成長3.93%。
3 b" r9 G7 ]. c( r- S. D) ^& a/ }
# G& Q) g, L2 W! B: S資訊電子方面,庫存調整負面效應逐步淡化,手機、 PC等終端電子產品需求已漸復甦,在資料中心建置需求持續帶動下,伺服器銷量增速亦將逐季回穩。5G、AIoT、HPC、車用領域、低軌衛星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推升半導體、網通設備、電子零組件、顯示器等產品需求,在低基期支撐下,產值將回復正向成長。預估2024年資訊電子業產值將成長7.57%。
- U# m4 [0 s7 Z" M
$ b2 k/ ?! ?) f4 {4 w
化學工業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減產致使供給面緊張、以巴戰爭突發,帶動國際原油價格近期上揚,惟消費增長放緩預期、原油需求不若預期旺盛,國際油市預估將維持供需平衡的局面。2023年10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試行、聯合國永續發展倡議持續下,低碳、永續的綠色產品需求引領產業轉型,帶來產品創新的機會與挑戰。預估2024年化學工業產值將成長4.07%。
- i8 x5 o: l' F) |
/ ?& h5 J- x1 I" p+ f( H, \! r民生工業方面,國內民眾外出消費動能回升、國境解封促使觀光旅遊人次增加,帶動國內民間消費回升,輔以國際食品原物料價格壓力緩解,支撐我食品工業產值表現。主要消費國零售業庫存年增率已由正翻負,預期國際市場庫存修正即將結束,伴隨奧運賽事來臨,紡織業成長動能料將反彈,有利民生工業產值轉正向成長。預估2024年民生工業產值將成長3.97%。
, R$ B) o) a$ Q8 F. j% o: 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