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收晶片供應鏈轉移紅利 馬來西亞成半導體重鎮
自由時報 2023/09/30 馬來西亞坐收供應鏈轉移紅利,成為半導體重鎮之一,光是今年第一季流入該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就達到714億令吉(約台幣4898億),是2019年的2倍多,且大部分來自半導體等科技業,包括日月光、英特爾、英飛凌都加碼投資大馬,捷普(Jabil)、美光(Micron)、博世(Bosch)、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和科林集團(Lam Research)也擴大檳城週邊的投資。科林執行長艾傑爾(Timothy Archer) 說,馬來西亞是與台韓並列「亞洲三大生產中心」之一。
; g: g" C$ T( X4 P, B; E8 D! Z1 Y5 y) s# f$ \ i+ j
《日經亞洲》報導,馬來西亞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吸引許多外國晶片製造商,成為亞洲晶片製造的早期領導者。英特爾、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和瑞薩已在該國開展業務,馬國一度有「東方矽谷」美譽,最後因台積電及三星電子崛起,半導體地位輸給台灣及南韓。$ F; {, M, @3 L r' z* Z F
% t+ E; w& _0 M! q! z* n現在,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加劇,推動半導體供應鏈多元化,助攻馬來西亞。歐洲頂級晶片製造商英飛凌決定擴建馬來西亞居林(Kulim)晶圓廠,總投資額約70 億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8 吋碳化矽(SiC)功率晶圓廠。" p7 O, G3 T( c6 X2 M* \
4 w0 K9 q; B) Y6 t9 A3 O( j! ]英飛凌資深副總裁Ng Kok Tiong表示,馬來西亞從供應鏈的多元化中受益匪淺,該國長期以來一直是英飛凌在亞洲最重要的製造中心,目前馬來西亞的員工數量比總部德國還要多。; E2 k. a( M b# i
( K! [3 g# Q# F0 L
除了英飛凌外,英特爾也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70億美元,將馬來西亞打造成該公司在亞洲的主要生產基地,並在檳城建設最大先進封裝據點。英特爾製造和供應鏈副總裁AK Chong說,有句話說水漲船高,「當你將一項新技術引入一個國家時,就會引入許多生態系統供應商,如同我們的先進封裝一樣」。7 \9 N* X- b/ `
4 u( f# q7 b4 T: J$ b/ r; w/ ^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也表示,該公司正在擴大馬來西亞的產能,以滿足多元化生產基地的需求;台積電的半導體設施製造商和供應商-帆宣科技總經理林育業(Scott Lin) 也表達同樣的觀點,林說,由於客戶需求,我們現在正在敲定一個項目,即將在馬來西亞或越南建立新的生產基地,無論成本是否更高,這都是我們必須依循的趨勢。
, x7 E3 k. u5 S& l) q7 `' W8 N' B/ O' `. H0 h/ F
另外,捷普、美光、博世、和科林也在檳城週邊擴大投資,科林執行長艾傑爾(Timothy Archer) 說,馬來西亞是與台韓並列「亞洲三大生產中心」之一。
7 e! l- P0 g2 z( \, S# J# P' G
" l" g" w- G' m( c0 U馬來西亞政府強調,該國已成為半導體後段封測的全球重鎮,控制著全球封裝、組裝和測試13% 的市佔率,也是第六大半導體出口來源國。
J8 d% J) b4 z, Z0 Y4 G
3 o$ h' J9 P' t3 H7 {不過,達信(Marsh)亞洲戰略風險諮詢主管德泰勒(Derek Taylor)認為,馬來西亞面臨一些挑戰,包括人才短缺和再生能源的取得有限。如果馬國政府無法提供這一點,可能會阻礙資金流入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