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中國經濟疲軟 IMF︰成長模式應轉向消費

中國經濟疲軟 IMF︰成長模式應轉向消費

自由時報 2023/09/17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示,將在即將與中國舉行的「第四條款」與會員國雙邊磋商中,強烈敦促北京將其經濟成長模式從債務推動的基礎建設投資與房地產,轉向刺激消費;她坦言,「實際上IMF預測,中國若不進行結構改革,中期經濟成長恐降至四%以下」。
' F1 H5 i& ~: \8 E5 v/ a- ]+ j9 h) X$ g# s1 P" `
敦促北京 揚棄債務推動經濟2 C" `( V; X0 v2 t9 x3 H# I( W
喬治艾娃接受路透專訪說,「我們對中國的建議是利用政策空間,將成長模式轉向更多的國內消費,因傳統上將資金注入於基礎建設的方式,在當前環境下不會產生成效」;她補充,IMF計畫要求中國提振疲軟的國內消費、解決房地產困境、控制政府債務,因相關問題正拖累中國與全球經濟成長。
/ E& W# V/ y9 x& h, N
& p2 t/ B) }9 `9 l7 L6 d0 g喬治艾娃說,中國高齡化加速與節節下滑的生產力正壓抑其經濟成長。與此同時,歐美企業正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而房地產問題也導致消費者抑制支出;中國協助爛尾樓融資完工,以恢復消費者對房市的信心,對其經濟至關重要。而基於中國房地產持續萎縮,IMF可能進一步調降中國經濟成長預測;IMF七月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五.二%,明年四.五%。' n% ~& K1 J, |# B+ ^
0 }2 O* x9 Z# s6 j1 P/ M: E
報導說,IMF正準備在下月九日年會舉行前發布新的全球成長預期。預料將反映對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疲軟的憂慮,因多數主要經濟體成長率仍落後於疫情前的水準;美國是唯一恢復疫情前成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低於疫情前水準約四個百分點,歐洲低於兩個百分點,全球低於三個百分點。喬治艾娃指出,中國今年占全球成長約三分之一,其成長率「對亞洲,乃至全球其他地區十分重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