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5/27 中國禁止採購美光記憶體晶片的決定升高了美中的緊張,也助長美國其他科技公司恐遭北京鎖定的疑慮。不過分析師認為,在橫跨晶片設計、製造、設備到材料的半導體供應鏈中,中國要尋找美企的替代商幾無可能,因為目前高通、輝達、英特爾與超微生產的關鍵產品對中國是無可取代的。
& M: b; `* v$ ]) Y
* x( b, h' c6 o3 W H
盛寶資本市場策略師Redmond Wong說,「在半導體領域與美國正面交鋒代價高昂,對中國而言,此舉如果不是失敗的行動,在戰略上也不合理」。
6 S# Q u5 u, [& n, x& @* A
& L" B5 }2 }( B% P( j5 ] E6 y$ b
瑞士聯合私人銀行主管凌煒森也說,「中國必須在對美國釋出訊息以及傷害本土企業之間取得平衡。中國本土記憶體製造商可以加速取代美光的供應,但晶片設計、邏輯晶片製造與半導體設備等其他領域,中國沒有能力對美國下禁令而又不傷害自己」。
* b2 Q8 E4 R+ K' z$ E d* Q* M
, |( ?' j2 g4 D+ p5 r p% L被認為電子產品「大腦」的邏輯晶片是中國最難以禁止美國元件的領域之一。該部份包括中央處理器(CPU)以及負責繪圖運算與優化人工智慧運算的圖形處理器(GPU)。根據高盛集團報告,美國在該領域的市占率超過60%。
% e( S8 J6 P8 F" ~# d9 ]0 V! [# j6 Z7 r& ?! v8 |$ M& A) G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Robert Lea說,「包括英特爾處理器以及高通手機處理器等主流元件,是個人電腦與智慧手機不可或缺的部份。因此,鑑於缺乏可行的在地替代品,中國目前不太可能禁用這些公司產品」。
5 a, ^9 w3 {0 \3 K
/ r, h0 q/ z6 q" D
CPU大廠英特爾27%營收來自中國與香港,GPU製造商高通與輝達中國市占率分別達64%、21%。美國去年禁止輝達出口高端產品給中國,但輝達仍持續出售低階晶片,即使是後者,中國還是難以替代。凌煒森說,至於高通,「中國沒有本土國產能力,仍必須依賴台灣聯發科」。
5 |: \0 k; x5 t/ V1 H; u. Z! Y* |3 E$ U5 Q* w @' M
另外,為晶片製造提供軟體設計服務的美國新思科技(Synopsys)、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服務也對中國構成取代上的挑戰。儘管這些公司的營收不直接來自中國,但他們的客戶,包括英特爾、超微等營收有一大部份來自中國。
: m5 j: Y. i3 ?: p9 S! K6 x
! U" w( n0 f8 p$ \7 N) l,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