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3/21 瑞士信貸風暴延燒!儘管,我金融三業沒有直接投資瑞信AT1債券,不過,根據金管會今天公布最新清查,以客戶端來看,有5家銀行的財富管理客戶踩雷新台幣16億元,恐直接減損為零;此外,國人投資境外基金而連結到瑞信AT1債券,約新台幣7294萬元,將造成淨值減損。
7 o" B- h; R$ E0 {, G8 B8 b& C! p: u% m: D2 D+ w( G0 V( n3 V- _
若將上述兩類投資人,包括透過銀行的財管客戶及透過境外基金持有AT1債券,相加可能損失近17億元。
! C) e- ?/ A# y: g
4 y1 _/ {9 j% l. ?; M
所謂AT1債券(Additional Tier 1)是CoCo債券(CoCo Bond)的一種,屬於次級債,意即償還順序將低於一般債券。本週一外電報導,瑞銀集團同意收購瑞士信貸,但約173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 (AT1) 債券,將減計註銷為零、直接淪為壁紙。
U9 y9 c8 C$ e8 t! z6 @. u8 ~
% P3 n1 Y; j/ w# q1 w; k4 j: K' [根據金管會2月底最新統計,銀行、保險和證券期貨業(金融三業)對瑞信整體債券曝險部位是1556億元;不過,銀行、保險和證券期貨業都並沒有踩到瑞信的AT1債券。
7 @4 N3 z3 R! _6 f; c$ k- U5 g }" h% _% p+ p+ \
不過,若進一步清查,投資人自行投資部位,金管會表示,共5家銀行的客戶持有瑞信AT1債券�

億元。
' Q0 {& a) E0 _5 Y( e% u8 Q, K
# `' Q! e6 @1 i9 y+ Q9 q+ Z, S0 v) D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並沒有統計持有瑞信ATI債券客戶的人數,但去年看到瑞信爆發財務危機,就已在去年11月14日發函給各銀行,要求業者積極因應國際金融情勢變化,並強化銀行銷售金融商品控管。
: ~/ z# t9 c# O5 S+ Z; o
2 s0 \8 W1 S# G7 Q, O N1 h9 w童政彰表示,發函內容有兩大重點,第一是「預警管控機制建立」,要求銀行銷售金融商品必須建立和強化重大事件預警管控機制,若有發生信用風險、財務危機、重大舞弊案件時,銀行應即時掌握並審慎評估,包括「停賣策略」、「理專協助客戶溝通」及「協助客戶贖回交易」等。
) X: c1 q" G8 d3 x1 I1 m$ f3 i7 L2 Q+ S- ~- ?1 ?( e% E6 C
第二是「保障客戶權益」,各銀行業者需主動對持有客戶做關懷,也要讓客戶掌握到最新資訊變化,讓客戶做投資決策有評估依據。
' ?3 A: }/ m) X
+ \; v. t- i. c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截至今年2月底國內投信基金,未持有瑞信AT1債券;至於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方面,投信投顧公會尚在清查中。
- E9 t N0 j/ f/ t2 g3 I+ s
7 _' B a7 z U
此外,今天也傳出,全球投資管理機構「PIMCO」,可能投資持有瑞信AT1債券註銷損失3.4億美元;根據PIMCO自行揭露,其投資15檔的境外基金持有瑞信AT1債券。
. ~% r; W: B' X6 k6 ]3 `. e
0 |5 y$ K9 M: P& B' f, i& F
張子敏表示,經瞭解,我國投資人購買PIMCO的境外基金而連結到瑞信AT1債券,換算約新台幣7294萬元。
+ F. W( f# t/ o9 J
, p" `2 h2 W! G0 J" b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