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假檢警詐騙有徵兆 要求每日line定時回報行蹤

假檢警詐騙有徵兆 要求每日line定時回報行蹤

匯流新聞網 2023年2月7日 刑事局統計,常見假冒公務機關詐騙手法,多為撥打市內電話,透過語音方式要求被害人轉接客服人員,再以被害人遭冒用身分辦理文件、請領健保補助或電話費未繳等理由,協助轉接警察機關製作筆錄。刑事局表示,或者告知被害人涉及洗錢或其他刑事案件,要求偵查不公開勿告知親友等,為了監控被害人,還要求每日定時都須回報,這也就是假檢警詐騙的特色。4 }# N. {5 \' g5 ^4 o

" i2 U( i! Q5 U4 ]4 A刑事局表示,近期發現假檢警手法的詐騙集團成員,除了會以當面交付,或以line傳送法院偽造公文取信被害人,還會以要被害人配合監管帳戶等話術行騙。尤其,為了監控被害人,會要求每日定時都須回報,1名住在離島的廖姓被害人及住在北部的張姓女子,就遇到同類型的假檢警詐騙手法。9 x" A7 l& A! f8 d

/ N2 j: E8 h6 }5 M8 F警方表示,住在離島的60歲廖姓男子,接獲自稱電信局人員電話,指稱被害人有一筆電話費未繳,但與對方確認未繳費號碼,卻非本人使用,對方即提供了一組電話號碼,要求廖姓男子報案處理。被害人依指示打電話報案,1名自稱警官的男子,聲稱被害人疑似涉及販毒及洗錢案件,再將電話轉接給1名們稱檢察官的男子,這名「檢察官」加入廖男的line後,就要求被害人每日上、下午須定時回報行蹤。
  b5 ^% O# Q% A
" g! V: K8 v9 l% {3 y% @警方表示,詐騙集團達到監控目的後,廖姓被害人又依指示開通網路銀行,並設定指定的約定帳號,而且將帳號密碼提供對方,事後被害人刷銀行存摺後發現帳目不對,報警處理後清查,已損失新台幣數百萬元。
+ p8 }2 f7 M- q7 N0 T- @* R2 ?& ^* {) H9 I* l1 j6 U
刑事局表示,北部1名60歲張姓婦人,接獲自稱板橋戶政事務所人員來電,表示有人拿著婦人的委託書,申請戶籍謄本。由於婦人根本沒有委託辦理申辦業務,對方即熱心的協助婦人報案,轉接到1名自稱警察的男子,這名「警察」就在電話中直接錄音作筆錄,而且表示,調查後發現婦人帳戶涉及人頭帳戶,而且需比對指紋證明非犯罪嫌疑人。+ w% e& m; q* b# I+ x2 M( V

4 U) L6 d+ F9 U婦人竟信以為真,依對方要求將銀行保險箱內金飾等物,當面交給對方派來的人員,而且接續有名自稱「檢察官」的男子,透過電話要求婦人於早、中、晚時段,都必須透過line回報行蹤,最後指示婦人解除美金定存、用儲蓄保險借錢,再設定網路銀行及指定約定帳戶,回報完帳號密碼等。婦人等到對方所謂的結案日期,再打歹徒留下手機號碼時,卻已無人回應,不但損失數百萬元還有一批金飾。
; j. X6 _6 f' O' S4 Y  H  ^6 [, V9 r3 P2 @3 H* U8 h) J7 u' u
刑事局提醒,常見假冒公務機關詐騙手法的關鍵字,為「遭冒用身分」、「偵查不公開」、「電話中作筆錄」、「加line定時回報」及「監管帳戶」等,只要聽到這些關鍵字,就是詐騙。而分析被害人年齡,60歲以上占全部被害人逾5成,顯見年長者族群及退休人員為這類型詐騙手法的高發族群,民眾應時常關心身邊年長者,尤其是長期獨居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