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2/01 金管會昨公布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去年獲利統計,整體僅四七九八億元,較前年減少四十九%,創九年新低;金融三業中,保險業(產壽險)是重災戶,表現為十四年來最差,產險業更大虧一九○五億元,史上最慘。
; B; Q6 c1 l2 g; r2 B! X8 O2 t6 W" n4 g1 T! [ A8 A6 Z
銀行業賺四三二一億元 史上最佳
0 v6 {$ F4 m- j/ v: d2 M金融三業前年獲利亮眼、稅前盈餘高達九三五五億元,但去年豬羊變色,整體獲利僅四七九八億元。其中「銀行業」表現最好,去年稅前盈餘四三二一億元,較前年年增十二%,也超越二○一九年紀錄,成為銀行業史上最佳獲利年度。
& Q: O; r7 U: F( R% j8 F
) c; M u5 m" ?0 x1 S" B「銀行業」共有六大業別,包括本國銀行(國銀)、外銀在台、中國陸銀在台、信合社、票金及郵儲,國銀是整體銀行業主要貢獻來源,以去年為例,占比近九成。銀行業為何可大賺?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去年主要受惠升息及放款成長,使得淨利息收益增加。
) z* X1 v% a. R4 w t; s/ A
9 h8 t1 u Y G. ]! g# T% i( O相較於銀行業「賺很大」,保險業卻是「慘兮兮」。據保險局統計,去年保險業不但沒賺錢,還虧了一八六億元,主要是受產險業拖累;去年也是保險業繼二○○八年金融海嘯(當年虧損一二六六億元)以來最差的一年。
7 t; a( T# W& O" N& H
0 C0 b/ L, v- Y$ X8 c保險局官員指出,主要是產險業的防疫保單理賠,去年大虧一九○五億元,寫下史上最慘紀錄;壽險業也因金融市場震盪,去年全年稅前獲利僅一七一九億元、年減五十六%。
) b( S/ ^; R1 `4 P' X1 c. z r) P, N$ @8 ^0 i' C2 ~
「證券期貨業」去年尚有獲利未虧損,稅前盈餘為六六三.三億元,但較前年減少五十二%。證期局說明,去年受升息、國際政經、通膨及戰爭影響,台股全年交易量減少、券商經紀業務收入下滑、自營及承銷收入也大減,影響其獲利表現。
! K+ }( U; r& N' h* L: P# }
% X/ t; j1 i+ R% I5 q0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