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26 烏克蘭獲得美國、德國同意提供先進主力戰車後,下一步的軍援需求目標轉向戰鬥機。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歐洲版26日報導,西方國家已經在討論此事,一名北歐國家外交官說,「下一步很自然地會是戰鬥機」。
& u8 j$ M: W& L5 @5 M/ [
8 p. j9 u( W. D5 I$ K% M( S《政客》的報導指出,與超過6名西方軍事官員和外交官的談話,證實了西方正在就供應烏克蘭戰鬥機進行內部辯論;相關的討論是由烏國官員在強力支持援烏的波羅的海國家支持下推動。
* m) W& r+ K t: o
; G% j& u! H5 }6 O支援烏克蘭戰鬥機的辯論,可能會比提供烏國戰車更有爭議,多個歐洲官員和外交官說,他們的政府不再認為這是沒希望成功的想法,但是對戰事可能升高,仍有很大疑慮。
' R$ S. \; g" B
7 k, G$ h$ e7 r: ~
前述外交官透露,華府已向基輔表示,提供戰鬥機「此刻不行」,不過,這名外交官說,之前對於援助「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主力戰車,也都曾劃下紅線,但是這些紅線後來都移動了。
, t' E8 u3 ^2 `+ }1 z _
& ^8 N4 m" s) ?2 f另一名歐洲的資深外交官也強調,軍援烏國武器的速度正在加快,「(提供)戰鬥機在今天是完全難以想像」,「但是我們在2、3週內或許就會有這方面的討論。」
% E# |" n1 z* c8 f& ?
, G+ U* ^. o* O& S3 n5 M$ d- G) Z8 `第三名來自另一個歐洲國家的資深外交官說,開戰之初,西方盟國有「不成文政策」,因擔心引起俄羅斯「強烈反應」,不要馬上提供烏國充分完整的武器,而是應該一步步來,邊觀察俄國的反應。這套策略已經緩慢但穩定地強化西方對烏國的軍援,從「標槍(Javelin)」反戰車飛彈、「刺針(Stinger)」便攜式防空飛彈,到「海馬斯」、近期的「愛國者」地對空飛彈系統、戰車和裝甲車等。
9 c3 P" W7 D, S7 x+ I
@; i2 C+ R$ {! r8 Z' g% w* l {這名外交官說,因此,提供戰鬥機「只是早晚的問題。」
* A. O, X1 _/ l' y& e( ?7 O! [: M4 r$ f1 M2 b%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