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行政法院即時通知裁判結果 檢警憂詐騙集團搭便車
中國時報 2023/01/20 最高行政法院去年底搶占便民頭香,首創以簡訊和Email發送訊息,通知案件當事人裁判結果,堪稱終審法院創舉。最高行政法院指出,這項新措施是為實現透明的司法與便民禮民的目標,訴訟當事人可立即知悉案件終結及裁判結果,讓正義更即時。然而不少檢警人士則對這項新措施持保留態度,認為可能引起詐騙集團仿製假訊息及釣魚網站,趁機詐騙個資及財物,建議最高行政法院做好資安並重新評估。. j# d% ?0 K1 H v7 l6 W
/ C0 {( f" v) W6 C% C) z最高行政法院去年12月2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以往訴訟案件除了經由法院言詞辯論而公開宣判,當事人想知道裁判結果,就要到法院看公告、自行聲請線上案件查詢服務、或等候法院郵寄主文和裁判書,才能得知裁判結果,當事人無法即時得知訊息。- j3 K5 O$ _7 v4 M& m- p
: f; C7 ~' u% j' t4 f" X
為了大幅提升便民效率,最高行政法院運用簡訊、Email,將經宣示或公告的裁判主文透過中華電信門號(0911510401)及司法院電子郵件主機發送「最高行政法院○年度○字第○號裁判主文已上傳,請至司法院主文公告網查詢」,讓當事人可以在第一時間查詢裁判結果,大幅提升便民效率。+ \' l/ Z( f9 c- B$ I! ^
, F% C4 l" |" X8 @6 q/ o9 g不過檢警人士對此表示憂慮,有資深檢察官表示,最高行政法院利用簡訊和Email通知裁判結果,便民措施值得敬佩,不過台灣詐騙集團實在太猖狂,希望能做好資訊安全,避免當事人個資外洩。這位資深檢察官指出,只要機關作業沒有違失,當事人本來就會收到法院寄送的判決書,是否真的會差那幾天,非要提早發簡訊和寄Email,反而讓不法人士有可趁之機,值得再斟酌。, O5 s/ }+ j6 b8 a, t! o @6 f
: p& d" s/ M& Q* F- d; v4 Y
一位資深刑警指出,近年來政府的救濟金、防疫資訊等,只要能搭上政府機關訊息便車的事件,都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宿主肥羊,像政府之前發放三倍券消息一出爐,馬上就有詐騙集團傳簡訊騙民眾個資,或是謊稱可以代辦幫忙領券,甚至還有假網拍,謊稱能幫民眾用低價預購三倍券,真是花招百出。連專門打擊犯罪的刑事警察局見狀都不禁大呼:「真厲害!」呼籲民眾提醒家中長輩,千萬別亂點簡訊內容。
5 j9 J1 T" b& e" q3 K$ S. |: N
; } h9 t" s: i) i. z' z& ?% L資深刑警分析,詐騙集團常會假借大眾矚目時事議題發送釣魚簡訊,藉此誘騙民眾點擊釣魚連結,民眾一旦輸入個人資料、金融帳戶帳號或信用卡號等資料,或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認證碼後,詐騙集團即可取得民眾重要的個人資料及金融資訊,詐騙民眾金錢。就算民眾點擊釣魚連結後沒被直接騙錢,詐騙集團也會利用民眾輸入的個資當人頭帳戶,進行洗錢等不法勾當,因為對詐騙集團來說,這些個資是最新鮮、最好用的,大家千萬要小心。